《禹》不僅反映了劉伯溫作為政治家的治國安民思想,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觀、哲學思想、經濟思想、文學成就、道德品行和淵博學識。在撰寫《禹》的過程中,劉伯溫的整個思想體系,尤其是他對社會政治的看法和見解,更加成熟和系統化。
《李煜子》是元末明初著名學者劉基創作的壹部寓言體散文集。
劉基(公元1311 ~ 1375),浙江青田人,元末秀才。曾任江西省高安縣丞、江西省尚書、江浙儒學副推廣等職。他施政嚴厲,提了很多建議,最後因為打壓而失敗,於是棄官隱退,憤然寫了《禹離子》。他生活在元末政治腐敗、社會動蕩的時代,他敏銳地看到壹代王朝、王朝即將崩潰。元二十年(公元1360年),應朱元璋之邀,毅然前往應天(南靖)投靠朱元璋,參與機要工作,成為朱元璋的重要謀士之壹。他為朱元璋制定了先滅張士誠、陳友諒,再滅元朝的戰略計劃,幫助朱元璋建立了統壹的明朝。因為他的功績,在明初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和官員,並被授予至誠的榮譽。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辭官回鄉。後來因身陷囹圄,被朱元璋懷疑,於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病死。
劉基學識淵博,藏書豐富。明代編輯的《誠意集》共20卷,其中散文323篇,詩歌1613首,詩文23篇,余詞100余篇,是他代代相傳的重要作品之壹。
抑郁是文采的表象,是八卦和八卦之壹,代表火。抑郁意味著政治教育和光明。“Yu Ion”不僅僅是書名,更是作者的主張。他認為,如果我們遵循書中的正確思想,我們壹定會使國家的政治教育趨於光明。
《李煜離子》壹書有十卷,十八章,195篇文章。本版《余離子》共分兩卷,181篇。
這本書闡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哲學觀點和人生態度。內容涉及個人、家庭、社會、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倫理、神仙、鬼怪等諸多方面。
劉基首先是壹個政治家。他認為壹個國家的治理首先取決於君主。他強調團結人民的重要性;反對單純用權力統治人民。他強調選拔人才、任用人才,但也主張長期培養人才。
這本書也講了很多管理世界的策略,比如主客體(<小悔>)、對與錯(<戒煙>)、微與寫(<論物理>)、壹與多(<多疑不如獨斷>)、多與少(<射道>)、智與力(<智>)、利與害。
據吳《〈玉離子〉序》所載,《玉離子》本為明初張在龍泉所印,學界未有記載。此外,還有明版:1。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出版的《劉承毅先生文集》共分十八篇,每篇都有目的,這本是錯誤最少的;二是鄭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再版成化本,兩者基本壹致;三、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樊氏《重編誠意集》;第四,嘉靖年間《玉離子》刻在單行本上,分上下兩卷,書名與成化本相同,但不知重印的是哪壹本,此書錯別字不多;五、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依嘉靖本《重刻誠意》公劉選集,“四輯”影印。明代的五種篆刻其實只有兩種體系,成化版和嘉靖版。成化是最早的,也是最精的。
《李煜子》是清代成毅的壹部文集,先後於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乾隆十壹年(公元1746年)、嘉慶年間、同治年間的《容元叢書》(依)和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6年)再版,其中《學金尋源》壹書較為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