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宋代
作者許道寧
規格卷,絹本,水墨淡彩,縱48.9厘米,橫209.6厘米
文物原屬民間收藏
文物現狀(美)納爾遜—艾金斯美術館
《秋江漁艇圖》(亦名《漁父圖》、《漁舟唱晚圖》),是許道寧的代表作,該卷上並無款識,由於比壹般手卷壹尺左右的高度高出甚多,故有時也被稱為《高頭漁父圖》卷。此畫將壹望無際的山峰羅列於江岸,挺拔陡峭,險峻之極。山頭用豎直細線皴出,也就是肺胃的“峰頭直皴而下”,用筆之挺勁突出了巖石堅硬鋒利的質感。山坡上,樓閣精致,樹木崢嶸;兩山間,潺潺的溪流由近及遠婉轉地匯入江中。平靜的江面上有壹窄小的木橋,兩位行者正從橋上走過;江中幾只漁舟遊弋,上面忙碌的人像是在捕魚。所有的景物都被描繪得既自然又貼切,顯得那麽和諧。
《聖朝名畫評》中評價許道寧的繪畫“所長者三:壹林木,二平遠,三野水,皆造其妙”。從這幅作品中不難看出這些特點而且有所變化。雖然還是表現荒涼寒林與平遠景色的主題,仍可見脫胎於李成畫法的濕潤渲染、筆跡不顯及大氣迷蒙的效果,但與以往的構圖方式有所不同。畫家以拖筆長皴勾畫出頗具重量感而又險峻陡峭的山峰,山坳之間伸向遠方的谷地,又將觀者的視線引至深處。全圖將平遠、高遠、深遠三種構圖方式很自然地融為—體。畫家對畫面抽象律動感的追求,似乎更超過對山石結體的講究。山頂棱線與弧線的連綿,且前後交錯的布局,通過輪廓線與強烈的墨色明暗的對比,交織出波浪般起伏的韻律,進而使原本蕭瑟靜穆的山水充滿了壯闊幽深的生氣。這樣既充分發揮了手卷形式的長處,又保持了巨幅山水的氣勢,是在繼承前人優長的基礎上的創新。這也許就是許道寧的繪畫風格能夠受到不同人的喜愛而且產生長久影響的原因。
生平簡介
許道寧,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壹作河間(今河北河間)人,生卒記載不詳,據說終年八十多歲。他出身貧寒,《墨莊漫談》裏記載他“少亦儒業”,可惜沒有取得什麽成就。為人又“跌宕不羈”,喜歡偷畫別人的睡姿,常被毆詬。壹度曾以販賣藥材為生。為了招攬生意,常把自己的畫贈給買藥的顧客,久之繪畫的名聲漸大。終於有壹天,宰相張齊賢見到他的作品,大加稱贊,並邀請他到府中繪制壁畫和屏風,張士遜贈送其詩句:“李成謝世範寬死,唯有長安許道寧”,便使其聲名鵲起,身價倍增。
藝術成就
北宋是中國山水畫發展的鼎盛時期,這壹時期名家輩出,許道寧能夠以壹介布衣的身份廁身其中,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他的山水畫源出李成和屈鼎,但在壹定程度上也受李光丞的影響。《圖繪寶鑒》說他:“早年所畫俗惡,至中年脫舊學,稍自檢束,行筆簡易,風度益著,峰頭直皴而下,林木勁硬,自成壹家體,至細微處,始入妙理。”
在郭熙尚未成名之前,許道寧獨領壹時風騷。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世的影響也很深遠,北宋末期屈鼎的後人們在繪畫上就是取法子許道寧,因為這種畫法可以“速售”,可以“療饑寒”。不知道這是許道寧的榮幸,還是屈氏後人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