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木 設色
(日)聖福寺藏
在王維的山水畫中,尤其這幅《輞川圖》所創造的淡泊超塵的意境, 給人精神上的陶冶和身心上的審美愉悅, 曠古馳譽。元代在其所著《畫鑒》中說:“其畫《輞川圖》,世之最著也”。此卷為唐人摹本,構圖著色尚存唐人氣息。
提起唐代王維,稍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此人能詩善畫,乃唐代大詩人、大畫家,官至“右丞”。據史料記載,王維晚年退隱西安藍田輞川時,在清源寺裏作了壹幅4.8米長的赫赫名畫《輞川圖》,後被日本聖福寺收藏(據載為唐代他人摹本)。我國不少書畫專著對此都有介紹,人們也都比較熟悉。 唐代王維的《輞川圖》,中國書畫界無人不曉。然而,2004年2月11日,西安高壓開關廠退休工程師劉誌樂先生專程來到報社,言稱他有壹幅宋初郭忠恕的宮廷長卷畫《輞川圖》印制品,是1962年在安徽蕪湖用5斤糧票換來的。此畫用雙層宣紙將全圖分割成11幅裝訂而成,經折算長6.9米,比王氏《輞川圖》還長2米之多。此畫的持有者劉誌樂先生言稱自己收藏此畫42年來,在任何書籍、任何地方均未見過其蹤影,可能已經成為孤本……
此畫為我國五代至宋初大書畫家郭忠恕(字恕先,又國寶,河南洛陽人,生?——卒977年)所繪,畫的前三分之二為壹座完整優雅的園林;後三分之壹為恬靜潔美的鄉村風光,給人以太平祥和的感覺。其園林主畫面中,弈棋撫琴的場景、曲水流觴的典故躍然紙上。整幅作品恢弘細膩,畫技堪稱鬼斧神工,以至於清末的康有為贊嘆到:“郭忠恕惟此畫精深華妙”,並斷言後人“無論如何不能為之”。我市文物鑒定專家王長啟觀看此畫後表示:“實在難得,我也是聞所未聞。”並斷言我市我省乃至西北地區恐怕很少有人能對此畫做出評判,建議劉先生到北京故宮博物院書畫組做個定論。 讓人驚異的是,對於郭忠恕的這壹重要代表作,我國所有重要的書畫專著———如《中國繪畫大全》《中國繪畫史圖錄》《中國傳世名畫》《中國山水名畫鑒賞》《中國古代繪畫圖錄》《中國山水畫博物館》等等,沒有壹本對此做過點滴介紹,倒是郭忠恕的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王霽江行圖》及藏於日本大阪國立美術館的《明皇避暑宮圖》等不少專著做過詳細介紹,這不能不讓人壹頭霧水。此外,我國國內乃至世界各地為何至今不見它的真跡現身?其真跡到底還在不在世?除了劉先生手中的之外,又有誰見過它的印刷品蹤影?為何它的印刷品也較為罕見?
2004年2月12日在本報以《又壹版本〈輞川圖〉現西安》為題,報道了劉先生收藏了42年的這幅郭氏《輞川圖》。因圖畫太長,僅配發了1/10的特寫圖片。此事公開報道50多天以來,我市乃至全國各地並未聽到有第二幅出現。因此,本報於4月5日又以《78年前印制〈輞川圖〉可能成孤本》為題,對郭氏《輞川圖》進行了報道,並專門留下了聯系電話。時至今日,又是近50天過去了,壹個有關的電話也沒接到,孤本之說似乎得到進壹步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