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館之寶
玉豬龍
新石器時代
高15厘米,寬10.2厘米,厚3.8厘米。
玉龍是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而這條是紅山文化中最大最規整的玉龍。白蛇狀葉巖,耳肥而大,眼圓,口鼻突出,口微張,獠牙外露,卷曲如環,扁圓形而厚,背部有穿孔。玉龍在墓葬中出土明顯,成對佩戴在墓主人胸前。它們是社會地位、等級和權力的象征,是按照壹定規格制作的原始“禮器”。
鴨子玻璃註射液
魏晉南北朝
身長20.5厘米,腹徑5.2厘米。
鴨形玻璃註射器,淺綠色,半透明,長度較長。這個裝置的重心在前面,只有在腹部充滿水到半小時的時候,因為後面的身體比較重,所以比較穩定,造型生動獨特。是當時羅馬帝國傳入的玻璃制品。此器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外交往的實物資料,也是中外歷史上早期玻璃器皿的瑰寶。
鍍金木芯馬鐙
魏晉南北朝
23厘米高
這是唯壹完整的絕對日期的馬鐙。埋葬日期是公元415年。馬鐙的木芯是桑葚條,外面釘了壹層鍍金銅片。馬鐙是中國發明的。最早的馬鐙出現在三世紀。那是壹個單馬鐙,三角形,掛在馬腹左側,只能用於緊急下馬。在第四世紀,它發展成為壹個雙馬鐙。從此騎馬時人和馬可以合壹,馬具只有發展起來才完整。之後馬鐙傳入歐洲,對中世紀歐洲騎士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小裴歡琴
唐朝
長122.7cm,肩寬21.1cm,尾寬15.5cm。
伏羲風格,桐木,紅漆,灰鹿角,細蛇腹紋。七弦十三蛤,桃木。琴腹可見廣藿香紋和紫檀尾的長方形條紋。鋼琴池的底部刻著篆書“九小裴歡”的名字。圓龍池中,聲略長,底刻“清河”之印,再於底刻細長橢圓形鳳沼。因為傳世的很少,秦非常珍貴。
《簪花仕女圖》
唐朝
縱向46厘米,橫向180厘米
這本粗糙的絲綢書細致入微地描繪了五位女士和壹位女服務員,並點綴著小狗、白鶴和玉蘭花。仕女體態豐腴,婀娜多姿,或逗狗,或采花,或捉蝶,或沈思,無不顯示出她們高貴典雅的貴族女性形象。發型都是高聳的雲髻,其次是牡丹、芍藥、荷花、繡球等斷枝、臺階。它的臉很圓,眉毛都很漂亮,中間裝飾著金花。穿著壹件寬大的開領大衣,長裙系在胸前,披著披肩。
5000美元壹把。
辛莽時代
長度為7.8厘米,圓的直徑為2.6厘米
刀平五千,又稱金錯刀母錢,是壹種古老的貨幣,其主要材料是金屬。刀幣分為兩部分:環柄和刀刃。環柄是壹個帶方孔的圓形硬幣。戒指上刻著壹個“壹”字和壹個“刀”字。字刻金,字填金,打磨使字面與錢面平齊。刀上鑄有陽語“平五千”二字,意為壹刀硬幣值五千元。刀平5000是中國最早使用的硬幣,也是唯壹壹枚錯金工藝制造的硬幣。
《虢國夫人遊春圖》
宋朝
長51.8厘米,寬148厘米。
755-79000是唐代畫家張軒的壹幅畫。這幅畫的原作不見了,但現存的復制品是宋代的復制品。為壹次旅行畫九個人八匹馬
此器口直,領高,肩斜,腹至底部略收。外形巨大,胎體厚實,略有變形。坯體施青白釉,釉層潤澤,青花呈紫紅色,淡雅柔和。沙的底部沒有釉。器物自上而下分五層裝飾:頸部飾以錦紋,頸部以八邊為界,分別飾以碎枝;用菊花、梔子花、荷花、斷蓮、斷牡丹的枝條裝飾肩部;腹部主要紋飾為畫松、竹、梅、池中花。周底我們畫的是變體的蓮花花瓣圖案,沒有連在壹起。
象牙臺球
清朝
高52.2cm,大球直徑12.9cm,底座直徑12.9cm。
這個象牙球是由10件象牙雕刻而成的。象牙球頂部有23組同心的球,可以從外到內自由旋轉。象牙球下方的基座由小承重板、護罩、小套球、四根小立柱、壹根大立柱和四腳座組成,用螺絲連接。整個裝置構思巧妙,制造工藝非常復雜。
《虢(gu)國夫人遊春圖》
十二米長
755-79000圖從靈巖山出發,從山腳下的木瀆鎮往東,過恒山,過石湖,進入姑蘇城。出了chng門,拐進山塘街,停在虎丘山。作者從西到東,從農村到城市,重點描寫了壹個村莊(山前)、壹個城鎮(在蘇州)、壹條街道(在壹個山塘裏)的景色。就畫筆而言,連晉方圓幾十裏的湖光山色、農村、城鎮、社會風俗,都可以在紙上看到。
景區簡介
遼寧省博物館成立於1949年,是新中國的第壹個博物館。以藏品豐富、特色鮮明、產品精美而享譽海內外。博物館***有藏品11.2萬件,主要是考古發掘和傳世工藝美術。藏品從舊石器時代壹直到近代,形成了規模宏大的收藏體系,成為了解遼寧各方面情況的最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