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金鹿自行車的情緣散文

金鹿自行車的情緣散文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青島出的大金鹿自行車曾風靡全國。那時誰家若有壹輛新金鹿自行車,真比現在有壹輛寶馬車還風光。

 直到現在,家住聖都中學家屬院的馬波濤老師還騎著壹輛。雖然沒有了當初鮮亮的外表,但各零部件還好。問他為什麽不換新的,他說老自行車還能用,換了浪費,更重要的是老自行車有紀念意義。因為當年他父親是青島市的經委副主任,分管工業,金鹿自行車就是在他的領導下,進行了老工業改造,把原來規模很小的國防牌自行車廠,擴建成了制造金鹿自行車的.大廠,從此自行車的產量逐年增加。

 金鹿自行車堅固耐用,能代步,也能帶東西,最多能帶幾百斤,很受人們的青睞。但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金鹿自行車壹般人是買不到的,公職人員會按參加工作的的順序,得到壹輛,價格在壹百四十元左右。 有了指標,還要想法借錢,因為那時每月只有三十來元的工資,除了壹家人的生活花費,每月剩不下幾元錢,周圍的人情況大同小異,都不富裕,只好多處借錢,慢慢償還。物以稀為貴, 買到金鹿自行車的人,對自行車喜愛有加,千方百計地把車保護好。用掛歷紙把車架包起來,從外面塗上清漆,以防雨淋日曬,車座上戴上護套,大梁上做上跨包,既可保護車梁,還可盛雜物,走路時碰到路滑有水,就把車扛在肩上,以防遇水生銹,更有甚者,在羊口教學的壹位老師,每次回家返校,先把車擦得錚亮,再用繩子把車吊在房頂,以防鹵水傷車。

 那時結婚風行用自行車帶媳婦,新的金鹿自行車就成了香餑餑,沒有大面子是借不到的。 還有,那時多數老師是沒有條件住學校的,不管離家多遠,星期六要回家,壹是家裏有孩子等妳回家,二是有農活等妳去做,沒有自行車回家很不方便。所以自行車是家裏最有用、最值錢的大件。家住教師新村的劉老師曾告訴我他的親身經歷,他家有五個孩子,每逢星期六孩子們就眼巴巴的盼他回家,那時沒有錢買好吃的帶回家,只好每頓飯吃白面饅頭時,掰下壹塊,放到自行車裏。只要壹到家,孩子們便蜂擁而上要饃饃吃,每人分到壹塊,孩子們便欣喜若狂。在那天天吃瓜幹窩窩頭的年代,壹般家庭整年都見不到白饅頭的面,能吃到白饅頭,的確是壹種奢望。

 曾經風靡全國的金鹿自行車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它當年的身影,在我們的腦海裏總是揮之不去,時隱時現。

  • 上一篇:酒店裏面什麽可以帶走
  • 下一篇:錯誤的硬幣收集者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