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最早的彈撥樂器,是壹種彈撥樂器。是獨奏、伴奏、合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是東亞的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琵琶”壹詞中的“爵”字,意為“兩玉相碰,發出悅耳的敲擊聲”,表示它是壹種通過彈撥琴弦發出聲音的樂器。他們的名字“Pi”和“Pa”是基於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巧。也就是說,琵琶和琶音是兩種演奏技法的名稱。右手向前彈奏琵琶,右手向後彈奏琶音。
古箏,又名韓箏、秦征、鄭堯、鑾箏,是中國傳統的民族樂器,屬於彈撥類樂器。它是中國特有的重要民族樂器之壹。現在也有小型古箏,便攜式古箏,迷妳古箏,半古箏,新古箏,十二平均調古箏。
第二,音色特征不同
琵琶的音色特點:清脆明亮;聲音比較高,彈奏技巧上更多的使用手指旋轉手法。通常情況下,音樂中的音符感覺更密集。
古箏的音色特點:優雅含蓄;相對更深刻含蓄,而且低音渾厚,高音清脆悅耳,表現出音樂的緩慢節奏,密集的音符如山泉的流水,湖水的漣漪般流暢。
第三,假指甲穿起來不壹樣。
琵琶是否正在佩戴或綁在原來的指甲位置(效果是延長指甲)。
古箏是戴在指尖上的【功能是方便撥弦,不撓手,不彈(就是流水的聲音)】。
第四,結構構成不同
琵琶結構由頭、頸、腹三部分組成:頭:包括琴頭、弦槽、弦軸;頸:包括山口、項、秦枕、秦頸;腹部:包括品、板、手、琴背和琴弦(4件)。
古箏結構:由面板、雁柱(部分地區也稱琴碼)、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腳、後嶽山、側板、出音孔、底板、弦孔組成。
古箏的外形是壹個長方形的木制音箱,弦框“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壹弦壹音排列五個音。最早是25弦箏最多(箏分為箏),唐宋時有13弦,後增至16、18、21弦。
目前最常用的規格是21串;壹般古箏的型號前面都是S163-21,其中S代表S形的月山,是王訓智和苗金林* * *,163代表古箏的長度約為163 cm,21代表古箏弦數21。
五、使用不同的材料
琵琶材質:頭頸多以紅木或牛角、象牙、玉石等原料制成;腹板多為泡桐或柏樹,多為竹子或牛角,弦為鋼絲或尼龍弦。
古箏材質:琴身* * *音箱壹般用泡桐,支架用木頭。琴弦的質地以前多為絲,現在多為金屬;前梁、後梁、音柱多為竹制。
第六,樂器特點不同
琵琶樂器特點:中國最重要的民族樂器之壹,屬於弦樂器家族中的彈撥樂器。琵琶自唐代基本定型後,經歷了壹些小的變化,音色、音量、音域也發生了變化。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名句“如壹盤玉珠,大小珠如雨”,形象地說明了琵琶的音質特點。
它的演奏技巧相當復雜,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模仿很多音效(比如潺潺流水甚至戰場上的人吶喊等等。),很現實。
通常是獨奏樂器。琵琶也是中國民族樂隊中極其重要的旋律樂器和伴奏樂器。此外,在以蘇州評彈為代表的許多中國地方民間藝術中,琵琶也是主要的伴奏樂器。
古箏樂器特點:是我國傳統民族樂器之壹,分布廣泛。它屬於彈撥樂器家族,歷史悠久,歷經演變,發音清脆悅耳,如山泉般順滑。因為是五聲音階,所以在中國很有民族特色。
無論是用於獨奏、合奏、合奏還是伴奏(伴奏),都是很有特色的樂器。也常用於中國民族樂隊充當聲部。此外,箏還廣泛應用於中國許多地方民間藝術形式中,如山東、潮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