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獻價值,許多古代的研究成果都保存了下來。還可以用來整理醫學古籍。如《黃帝內經》因歷代抄寫而有錯誤,因過於簡化而有缺漏。後世主要是靠針灸經典A、B對此進行整理。
但與文獻價值相比,更重要的是其醫學價值——將針灸理論與腧穴理論緊密結合。這種結合極大地促進了針灸治療理論和技術的完善。而且全面,在很多方面,都有突破。
蘇文和靈樞的腧穴發展仍處於非常有限的地位。實際上兩本書提到的穴位只有160個左右,而且很多都只是無名。《甲乙經》使中國穴位總數達到654個。
這些進步也得益於他那個時代醫學的進步。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長期戰亂、饑荒、疫病危害人民生命,醫學的發展非常顯著,尤其是中醫的外科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華佗是當時的名醫,對針灸治療有很大貢獻。他醫術高超,經常用針治病。由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中醫水平和外科技術的提高,人體解剖的病例也隨之出現。人體解剖學使進壹步了解人體的生理結構和經絡穴位成為可能。現在能看到的是人體解剖的三個案例。
當時不僅名醫眾多,寫書之風也很盛行。醫學著作略多於100種。不僅是前整理,更是創新。皇甫謐很註意吸收這些同行的成果。如皇甫謐在《王叔和傷寒論序》中評價:“寫第二仲景,甚好。”王叔和還寫了《脈經》壹書,對診斷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
皇甫謐因為生病,更加註重修行。為了探索冷食粉的醫療作用,我也自己服用過。魯迅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酒的關系》對寒食粉有壹定的研究和介紹。這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痛苦,讓他想拿刀自殺。但他還是堅持“這些救的都是我的親人,還要試試,不用問別人。”
對前人和當代人研究成果的積極吸收和重視實踐的態度,使本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壹問世,就在國內外針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國,它壹直是學習中醫尤其是針灸的必修課,在唐代被中醫系定為學生必修課。而且在唐宋時期的官方醫學教育中,明確規定是醫學院校的必修課,設置了醫生、針灸助手、針灸師來教授和指導臨床實踐。宋、金、元、明、清時期針灸方面的重要書籍,大多以此書為藍本。被尊為醫聖的孫思邈說:“任何人想成為壹個偉大的醫生,都必須閱讀蘇文、甲乙等經典。”武俠小說中反復提到的宋代針灸銅像,都是基於此。
這本書在國外傳播後,也受到了高度重視。日本《大寶法》明確規定“甲乙經”是學習中醫的必修課。國外有英語和法語翻譯。
當然,A和B的經典也有很多不足,比如重技術輕理論。這在當時也是普遍現象。有學者認為,佛教邏輯的引入使中國醫學更接近技術和藥方。但我認為更合理的解釋是戰爭期間實用醫學的需求增加了。而實用性也是中國科技的壹個特點。
《甲乙經》至今仍廣泛應用於臨床。今天它已經使人們受益。張發現了壹種治療癲癇的方法。王春暉用它來治療痹癥,效果顯著。
《針灸學經典》壹書寫成後,受到歷代醫家和針灸師的重視,被很多人臨摹。後經北宋校正醫書局校正,才成為現在的傳記。中國只有幾本明版,日本有宋版。目前國內出版過歷代明版的藏家大約有20種。
這本書版本很多,卷數不壹,有10的,也有13的,大部分是12的。現存最早的版本是明代的《古今醫療制度證脈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