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幣”中,年份最早的當數兩枚香港割讓英國後首次發行的錢幣,壹枚是1863年發行的“香港壹文”,另壹枚是3年後發行的“香港壹千”,面值相等,均為壹元的千分之壹。該錢幣只有襯衣紐扣大小,青銅制圓形方孔。“香港開埠之前屬廣東新安縣管轄,當時的貨幣壹直沿用銀和墨西哥銀幣。”1863年香港 *** 以青銅首鑄外圓內方,貌似清朝銅錢的壹文硬幣,壹面鑄有當時在位的英女王維多利亞徽號、年份及英文面值,另壹面則鑄有中文面值“香港壹文”。1866年中文面值改稱為“香港壹千”,即壹元的千分之壹。“盡管只有壹元錢的千分之壹,但當時物價水平普遍偏低,兩文錢就能解決壹頓早餐了。”可惜當時港人並不認可新發行的貨幣,仍大量使用清 *** 發行的方孔銅錢,因而“香港壹文”“香港壹千”在流通數年後便銷聲匿跡——正因為此,這兩種錢幣由於發行時間短、流通量較小在如今成為稀見幣,尤其受到港、澳、臺三地的錢幣收藏家追捧。
這種徑小輕薄的硬幣,居港華人不愛使用,流通數年後便消聲匿跡,如今已成稀見幣。曾到錢幣店問價,“香港壹千” 品相普通者每枚售400元,品相佳美者售價近千元。140年前,千枚硬幣才值壹圓,如今相反壹枚值千元,似乎是天方夜譚不可置信。據光緒二十年(1894)陳鐿勛著《香港雜記》壹書記載:香港開埠前屬新安縣,道光廿壹年(1841)人口不過四千,漁農各半。二十年後(1861)人口增至十二萬。當地貨幣壹直沿用銀兩、墨西哥銀元(鷹洋)、印度盧比和中國銅錢。每枚鷹洋可兌1200枚銅錢,由於墨西哥銀元大量流通,1863年港英 *** 頒定為唯壹可作繳款用的法定貨幣。並先後發行“香港壹文”及“香港壹千”硬幣,試圖取代方孔銅錢,但不成功,老百姓壹直喜歡使用清代各朝通寶錢。究竟這類方孔“吊錢”,在香港使用到何時才退出流通領域呢。為探討這個有趣問題,多年來筆者壹直註意查找有關資料。幾年前,在壹本舊雜誌上讀到壹篇專訪文章,對解開這個謎團有幫助,不防將有關文字抄錄於後。1930年,郭敬初先生小學畢業,時年十七歲便離開家鄉中山縣,到香港謀生,翌年經親友介紹到“永安公司”打工。郭伯說:“我做的是‘後生’,即如今稱練習生,什麽都要做,工資每月兩元。妳不要看小那兩元,個銅仙值二十個吊錢,兩個吊錢可買到壹大碗白粥和壹條大油條”。這段文字已表達了幾個信息:即上世紀三十年代初,香港低層工人的工資和部分食品價錢;銅仙、銅錢作為輔幣仍暢通無阻;當年壹圓港幣與銅仙的兌換價等。這段文字可以證明,辛亥革命二十年後,香港仍使用“吊錢”。1931年日本侵華,內地同胞為避戰亂而紛紛南遷。香港人口逐年急劇增加,物價上漲,這時“吊錢”已不頂用,便退出流通領域。
另外,“香港五仙” (半毫)值得壹談。半毫亦稱“鬥零”,此語何解。清末民初時,壹元大洋兌換七錢二分銀兩,半毫(五仙)就是三分六厘,當年商人做買賣時,為了不讓外人知道其購人價或成交價,故特定使用壹套暗語,由壹至十的數字用暗語“之、臣、鬥、蘇、馬、零、侯、莊、彎、響”代替,三六數字即暗語“鬥零”,故五仙俗稱“鬥零”。又港人常用口頭語“鬥零都晤值”,與“壹文不值”之意相同。“香港五仙”最早實行於1866年維多利亞女皇時代,其後歷年多有鑄造,最後發行壹批“香港五仙” 是1988年,由於市面極少流通,市民也不知其真面目。眾多的五仙硬幣中,最珍貴者是1941年喬治六世“香港五仙” (幣面有“H” 或“KN”鑄記)、1964年伊利沙伯二世“香港五仙” (幣面有“H”鑄記)兩種。前者因戰亂時期,硬幣鑄成後沒有運到香港發行,後者因鑄模受損,鑄量僅三萬枚,故此這兩種五仙硬幣,已成為錢幣收藏家追尋的珍品。
壹件藏品出手的五大必備條件:
1.藏品好;2.選擇好的市場;3.選擇好的平臺;4.買家有實力;5.價位合理。
data-filtered="filtered"
以上藏品圖片均來自網絡,真偽不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