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2日,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為近60年同期之最。
很多網友有很多疑問。為什麽今年雨水這麽多?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今年的降雨量。6月以來,南方出現6次強降雨過程,多地遭受洪澇災害。
截至7月12日,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為近60年同期之最。
很多網友有很多疑問。為什麽今年雨水這麽多?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微博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為近60年來同期最高。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6月1以來,南方出現6次強降雨。截至7月12日,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達40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49%,超過2016 (395毫米)、1998 (358毫米),為660。
同時,監測顯示,7月8日18時,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較7月2日增加352平方公裏至4206平方公裏,較歷史平均(3510平方公裏)大20%,為10年來最大,5條支流流入湖口濕地,大面積被淹。
13日,南方強降雨按下“暫停鍵”,但從14日起,強降雨將再次累積襲擊,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淮、江南北部將被雨水覆蓋。
中央氣象臺預計,6月5438+04日至6月16日,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淮、江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微博
當前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目前監利以下長江幹流和洞庭湖、鄱陽湖、太湖仍超警。
氣象專家提醒,雲南、貴州、重慶、江淮、江漢、江南北部等地需註意強降雨可能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城鄉內澇、山洪等地質災害;長江流域、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流域的雨洪變化需要引起公眾關註。
暴雨和洪水影響了中國南方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
中央氣象臺預計,7月16後雨勢將減弱。
中央氣象臺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宋英波建議,西南地區、長江中下遊及淮河流域應密切關註天氣變化,減輕漬澇災害影響,合理施肥,促進受災作物盡快恢復生長;成熟早稻區優先積水,倒田可人工割草,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來源:新華社)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微博
今年雨水多是什麽現象?為什麽這麽多?
氣象專家表示,今年6月份以來,我國南方的降雨可以說是連綿不斷,其中暴雨預警也是反復出現,出現了短期的創紀錄格局。降雨偏多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大氣環流形勢”有格局。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可能不是厄爾尼諾現象,而是西北太平洋巨大的副熱帶高壓。在強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下,形成了穩定的小幅度移動。
其外圍西北側的西南氣流正好是向暴雨區輸送水汽的重要通道。
正是由於這個“橋梁”的形成,使得孟加拉灣或者中國南部海域的豐富水汽輸送到中國南部。此時北方冷空氣高度活躍,直接導致南方冷暖氣流不斷交匯。這就是強降雨發生頻率高、強度大的情況。
同時,今年梅雨來得早,梅雨鋒強,是長江中下遊梅雨期降雨量異常偏多的原因。
所以雨水壹起落下,所以雨水導致了超常降雨的形成。
武漢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李明也表示,今年雨季與副熱帶高壓偏弱東移有關,導致西南暖濕氣流沿雲貴高原向長江中下遊地區持續輸送水汽。另壹方面,今年雨季,自北向南的冷空氣也比較強,冷暖空氣正好在長江中下遊交匯,拉鋸戰不斷,形成西南-東北走向的狹長雨帶,造成我市“暴力梅花”。
看到各地抗洪的視頻和圖片,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很揪心。大家都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現在,我只希望被雨水傷害的人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