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是來自加爾各答的印度教徒,母親是來自敘利亞的基督教徒。她是著名的女權主義者。為了抗議敘利亞基督教遺產法的不公平,她成立了上訴法院,並成立了著名的實驗學校。父母離婚後,羅伊和弟弟隨母親回到喀拉拉邦的娘家。16歲時,她逃離家庭,壹路向北來到新德裏。她住在德裏壹個廢墟的鐵皮小屋裏,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靠賣空瓶子為生。6年後,她再次與母親團聚。之後在學校主修建築學;通過打工掙錢讀完大學。畢業時,我拒絕設計建築,而是寫了壹篇論文:後殖民時代德裏的城市發展。畢業後,她和大學男友達卡納結婚,在果阿賣了7個月蛋糕,然後回到德裏當記者和編輯。四年後,她離婚了。她遇到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克裏希納,他是壹名導演。他邀請她做電影《梅西薩希布》的女主角,1985)。後來他們壹起拍了很多電影,她也。他對《強盜女王》的改編不滿,認為該片再次強奸了波倫·德維。她解釋說電影工作就是和許多人壹起工作...但是我想壹個人做,不跟任何人商量就做壹些事情。我寫《微物之神》,只有我和我的作品。我也不會給任何人看。我也不會告訴任何人。我坐下來寫。從1992到1996,寫了四年。小物神用的是“印度特色的英語”,沒有壹整章的句子用動詞,隨意使用大寫字母,不斷創造重疊的名詞短語。這種語言風格就是印度英語。1997年,印度獨立50周年之際,37歲的她憑借《小事之神》成為第壹位獲得全美圖書獎和英國文學獎“布克獎”的印度作家,收入50萬英鎊,震驚世界文壇。
她說:我的書出版的時候,印度右翼阿塔爾·比哈裏·瓦傑帕伊正在上臺。印度將自己置於壹個新的“超級大國”的位置。我獲得布克獎的“成功”被納入了這個龐大的超級民族主義行動。我是所有主流全國性雜誌的封面,這壹方面很好,但很快我就開始感到極度不適。幾個月後,他們進行了壹次核試驗。我寫了壹篇文章,譴責這個實驗是“想象力的終結”。我寫的是反對這種醜陋的民族主義,這種叫做“印度教驕傲”的廢話——於是我壹夜之間從仙女公主變成了邪惡的叛徒。我在那篇文章裏說,如果反對核彈就是反印度反印度教,那我退出,成為壹個移動共和國。我說我根本不相信那套東西,他們卻對我大發雷霆。那將是右翼中產階級對我熱情的開始。從那時起,我開始寫水壩、自由市場的危險以及自然資源的公司化和私有化。我寫了911和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最初,人們期望我作為小說家而出名,但是突然...
我並不總是逆潮流而動,這只是精英們喜歡的看待方式。他們認為自己的聲音就是國家的聲音。誰背叛了他們的利益,誰就是叛徒,就是反國家的。他們占據了觀點、金錢、電視頻道、公司和壹切,所以突然開始認為自己是印度,其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