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介祺(1813~1884),字壽卿,因雞年生辰,又字酉生,號伯潛。因得西周青銅器“曾伯■簠”,名其室為“寶簠齋”,生前金石好友敬稱為“簠老”。
陳介祺壹生跨越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五個朝代,時逢清王朝由盛轉衰逐步走向沒落的時期,也是中國由封建社會、跌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歷史時期。
陳介祺自幼隨父在京城生活,深受書香陶冶和其父的言傳身教。幼承庭訓,苦讀於京師。《濰縣誌稿》載其聰慧、嗜學、日讀百數十行略不遺忘。鄉試時考官得其卷疑為耆宿,弱冠之年即“以詩文名都下”。陳介祺19歲至萊州府應童試,23歲鄉試於濟南時始好古,自謂:“余自應試始至萊、秋試始至歷,見三代器,秦漢印即好之。”
鹹豐四年(1854)致仕,借喪母丁憂回藉辭官歸裏。從此潛心於收藏、鑒賞、考釋和著述。
二
在金石學史上,陳介祺是公認的最負盛名的收藏家,是清代金石家中收藏最富的壹位。《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稱,他的收藏之富,辨別之精堪稱蓋世,稱的上是壹位世界級的大收藏家。《清史稿》中評價為“所藏鐘鼎彜器金石為近代之冠”。
陳介祺收藏的範圍很廣,鐘鼎、璽印、封泥、陶文、磚瓦、錢幣、兵器、銅鏡、石刻、古藉、書畫等無所不包,多達兩萬余件,他的收藏儼然壹座頗具規模的金石博物館。在他的收藏中有不少稀世珍品,老濰縣人提起陳介祺就會聯想到他收藏的國寶毛公鼎——道光末年出土於陜西岐山的西周晚期的青銅器,鹹豐二年(1852)由陳介祺收藏。陳介祺去世後,其子繼續收藏,宣統二年(1910)其孫售於直隸總督端方。此鼎在陳家***收藏58年,陳介祺因收藏和考釋此鼎而享譽天下。毛公鼎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史的重要文物,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為鎮院之寶。
陳介祺收藏數量最多的是古璽印,他從19歲開始收藏古璽印,到38歲時已達800余方。回濰縣後,他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到1872年59歲時,他的收藏已達7000多方。此後,又得吳式芬所藏古印2000余方,使其藏印多達萬余方。
陳介祺名其齋為“萬印樓”,自號為“萬印樓主人”。金石界壹直盛傳“南有西泠,北有萬印”。中國書協篆刻藝術委員會副主席、篆刻理論家韓天衡先生評論道:“萬印樓不僅是濰坊的,也是中國的乃至是世界的。”陳介祺的藏印由其五世孫陳元章獻給國家,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陳介祺高超的鑒偽能力為後世所敬仰,同時也確保了藏品精選慎收、無壹贗物。他的藏品也證實了他是壹個眼明如炬的鑒偽大師,以及他無與倫比的鑒古辨偽能力,同時也成就了他在金石收藏史上的翹楚地位。陳介祺在金石學的道路上,融藏古、鑒古、釋古、傳古為壹身,形成了藏古而不能釋古為之玩物,藏古又不傳古與未藏同的思想。在研究金石學、傳播古文化的人生道路上將自己造就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壹代金石大師。他在金石學、古文字學等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貢獻,給後世留下了大量真實的歷史文物資料。
三
“提起筆來寫這篇文章之先,我就想起壹位老先生,是我平生最佩服的;恐怕不僅是我,凡是研究古文字的人都是壹致的。何以呢?因為他的眼光太好了。他壹生收藏的銅器等,不下幾千件,沒有壹件是假的。他的論調與批評,不但高出當時同輩壹等,簡直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人是誰?就是山東濰縣陳介祺字壽卿號簠齋他老先生。”這是著名學者商承祚先生在論《古代彜器偽字研究》中用非常敬佩的語氣對陳介祺的辨偽功力所做的贊譽。
壹代金石大師陳介祺壹生秉承“意在傳古,誌在為國”的理念,鑒古、集古、釋古、傳古,幾十年如壹日,至死方休。他以畢生的心血,為保存、傳承、弘揚中華文明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而今雖“萬印”已去,收藏流向海內外。但“萬印樓”卻因其歷史而為世人所傳頌,成為中華兒女為傳承民族文明之火自強不息的象征,激勵著我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鬥。
壹代金石大師陳介祺,我們應當永遠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