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幼堅是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但對中國文化遺產的執著和驕傲,並沒有使他變成壹個固守傳統的“藝術遺老”,而是讓東西文化在他的設計理念中更為合理地融結在壹起。他成功地揉合西方美學和東方文化,既賦予作品傳統神韻又不失時尚品味的優雅,展出的有柄瓷杯、茶葉盒、文具以及杯墊等作品中國風味濃重,卻又不失優雅精細。他在東京新宿的高島屋有壹家命名“茶語”的茶館,從茶館的室內裝潢和司標設計到茶具的選用,都堪稱是陳幼堅設計藝術精髓,而東京三菱銀行的CI、NIKKO的現代中國餐具都讓人體會到了東西合璧的唯美。
今年53歲的陳幼堅(Alan Chan)是香港最著名的設計師之壹,獲獎無數。陳幼堅設計公司曾被美國GRAPHIS雜誌評為全球十大設計公司之壹,是惟壹獲此殊榮的華人設計公司。他的海報和腕表甚至被美國三藩市現代美術博物館納為永久收藏品。在日本,他還分別於1991年、2002年在東京舉辦了"東方匯合西方"、"東情西韻"的個展。在日本的設計界,他的名聲就如成龍在日本的演藝界地位那麽響當當。
榮譽、財富、經歷、名聲到了53歲的他這裏早已是囊中之物,從壹個不懂設計的門外漢到國內、國際數百個獎項的獲得者,他用了20年的時間,在20世紀90年代他開始確立並切實感受到自己的地位。給別人打了10年工,為自己做了20多年事,其間沒有太多痛苦不堪的艱難險阻,也沒有過多苦水要訴。以至於他到50歲時便發覺自己該做的事已經做完了。
他想離開現在,去做更好更大的事情。至於更好更大的事是什麽,他沒想通。在沒想通之前,他改變了發型。
到現在還拿獎是因為我的天分
與陳幼堅的對話從壹個小故事開始。我壹個在廣州做平面設計的朋友想跳槽,但他經過壹番市場調查後又放棄了這個打算,他猛喝了壹口啤酒,憤憤不平地講?quot;市場價已經低到2000塊,快趕上揀垃圾的了。"我把這個小故事告訴陳幼堅,他說香港也是壹樣,壹些年輕的設計師想出頭非常困難。價格低不說,又要聽話,本科生的學歷寥勝於無。當初促動他出來單幹的原因之壹就是因為廣告公司的比稿以及復雜的人際關系。
關於自己的行業特性,陳幼堅曾說過壹番話:"平面設計的歷程就如馬拉松賽跑,是壹條既漫長而又充滿挑戰性的道路。那些獲獎無數的運動健將,不只單靠壹副天賦的良好體魄才'上位',亦要配合後天的悉心栽培和毅力才能達到理想的成果。平面設計師要成功,亦如運動健兒般,只靠天資是不夠的,壹個人如沒有全力付出精神、時間和努力,成功是不會發生的。"這番話更像是說他自己。
高中畢業後的陳幼堅壹方面因為家裏窮,另壹方面也交了女朋友,已無心向學,在20歲時進入壹家國外的4A廣告公司做學徒,在此之前學數學和化學的他尚不知設計為何物。如今用拿獎拿到手軟來形容他獲獎的數量壹點都不誇張,壹直到現在,他的設計仍然30個、40個獎地捧回來。關於得獎,陳幼堅的感受是--"讓我知道自己有多好,讓我最快地知道自己在哪個地位。"
記者問了他壹個很多人都問過的問題--天分?他笑著說:"我覺得有!"這種感受在開始十年二十年他還不覺得,隨著工作經驗多了,人生經驗多了,陳幼堅開始感覺為什麽自己做設計師跟別人不壹樣,自己的想象,工作的方法,表達的方法都不壹樣。"到現在還在拿獎,這就是我的天分,但是天分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分,妳知道自己的目標,自己的興趣,開始就要想清楚。不過, 只靠天分並不是我成功的惟壹要素,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同心協力的團隊精神加上太太(公司總經理)在背後的支持對我來說才是推動我成功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