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鼎,中國第壹批禁止出國(境)的文物,又被稱為二十三祭祀丁羽和西周炊具。陜西單縣李村(今寶雞市眉縣長興鎮楊家村壹組,即李嘉存)出土的101.9厘米高,直徑77.8厘米,重153.5公斤。碑文291記載了周康王在周宗對聖旨的指示。《大禹鼎》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看門人方鼎,1976年2月陜西扶風縣莊白村1號西周青銅器窯出土,為西周中期青銅器。身高17.7cm,口長9.2cm,口寬11.9cm,體重1750g。丁為雙耳方,分上下兩層。上層每角各有壹條立體纏繞的尾龍,口部下緣飾以雲雷紋基材的隱身圖案。下層是壹個放滿炭火的竈臺,底下放著四只動物。木炭可以在爐中燃燒,以保持三腳架中食物的溫度,這是壹種食物保溫裝置。
第壹批禁止出國(境)的文物何尊,是我國西周早期壹位名叫何的西周貴族制作的禮器。1963出土於陜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寶雞市陳倉區市)。尊鞋墊上鑄有12行122字的銘文,其中《翟字中國》是最早記載“中國”壹詞的文字,記述了繼承遺誌,建都東周的事實。身高38.8 cm,口徑28.8 cm,體重14.6 kg。長方形身體,圓口,長頸,腹部略鼓,高圈足。腹足有精致的高浮雕動物面部線條,角端突出於表面。身體側面有四個邊。造型豐富精致。
白盤,第壹批禁止出國的文物,是商周時期的盛水容器,清末在寶雞出土。菜很奇怪,像個大浴缸,圓角長方形,壹尺見方,口大底小,略呈放射狀,這樣器皿避免了笨拙的感覺。每面墻上都有兩個帶環的動物頭像,口邊用壹圈之字形圖案裝飾,底部有波浪形圖案。盤底有111的銘文,講述了郭的奉命出征,立下戰功。周王設宴慶祝他的成就,並送給他壹些弓和馬,於是紀做了壹盤作為紀念。碑文語言精煉,字體凝重,是青銅器銘文中的書法家臨摹。
秦啟功,春秋時期的打擊樂器,國家壹級文物。1978陜西省寶雞市寶雞縣(今陳倉區)太公廟出土,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秦通高75.1 cm,齊高53 cm,舞寬30.4 X 26 cm,重62.5 kg,這對研究秦代先民歷史非常重要,對了解春秋初期秦代的青銅鑄造冶煉技術和音樂文化也有幫助。
石三盤,又名夔人盤,是西周晚期的壹件青銅器。它以碑文中的“石三”二字命名。出土於陜西鳳翔(今寶雞市鳳翔縣),清代乾隆年間。盤高20.6厘米,深9.8厘米,直徑54.6厘米,底徑41.4厘米。圓,淺腹,雙耳,高圈足。腹飾夔文,中間夾壹獸頭,足飾獸面紋。插圖刻有19行和357個字符。記載的地點是隗人向三繳納的土地,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秦始皇陵青銅車馬是隨秦始皇陵陪葬的青銅車馬大型模型,出土於中國陜西臨潼秦始皇陵西側1980。* * *兩次,壹前壹後排列。修復後大約是真馬的壹半大小。制作日期約為陵墓建造時期,即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0年。全身彩繪車馬,圖案風格簡約、明快、大方。白底畫莊重典雅,大量金銀構件更顯奢華。這件大型人偶車馬代表了秦代青銅鑄造技術的傑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