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眾茶友應呂堂主的邀請,來到他在山東臨沂的潤雅堂總部。才到不久,天空就紛紛揚揚飄起了雪花。在臨沂河而建的潤雅堂,看著窗外的白雪,喝著堂主在08年收藏的名叫“潤德”白茶,那份縈繞於唇齒、充盈於心扉的體受就像與妳渴慕已久的戀人深情纏綿的擁吻,即使已經離開對方的懷抱,而這份無比的美妙依然會長久地流連於妳情愛的味蕾之中…
他說:“茶是壹片樹葉。是天地的精華。茶是有生命的。茶會說真話。做茶是我的福分。經由茶,結了很多善緣。”
2007年,普洱茶由最高端跌落谷底。在此之前,呂堂主從雲南預訂了壹大批普洱,當時只付了幾百萬訂金。在普洱暴跌之時,他完全可以毀約不要這批茶葉。但是他思考再三,還是咬咬牙要了這批茶。初衷是從誠信出發。不過他的誠信也成就了他。如今這批普洱已經成了他倉庫裏的寶貝。
之後呂堂主開始尋找新的茶種。後來他找到了福鼎的白茶。之前白茶百分之八九十都出口歐洲,他們從白茶中提取精華用於藥物與美容保養品,他們將白茶當作聖品。而國人還意識不到白茶的價值。當時國人更喜歡喝紅茶和綠茶。但是先知先覺的呂堂主卻開始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用來關註白茶。
他說:“雖然我不是福鼎人,但是我愛白茶。在做白茶的時候,心裏也有顧慮,畢竟我是山東人。後來我想到將福鼎的白茶存在山東,讓它發生更好的變化。”
通過與眾多專家的交流,呂堂主在四季分明的臨沂建立了茶的儲存基地。並開始逐步建立起南茶北存的標準倉儲體系。
他說:“凡入口的東西,安全是第壹。收最好的茶,進行最好的儲存,用良心做茶。這就是我對自己做茶的全部要求。”
能堅持做十年的企業不是很多。做茶做十年,堅持做品質、做品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可是潤雅堂的堂主做到了。壹是做真。只做真的茶。二是做精。只做精品茶。我想,這就是工匠精神吧。如今的國人中,最缺乏的就是安下心來踏踏實實做好壹樣東西的工匠精神。但是呂堂主做到了。他說,要感謝茶。茶能去掉壹個人身上的浮躁,讓心靜下來,才會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麽。然後把自己的喜歡,做成壹生的最愛。
我突然想到《無問西東》裏說到的:愛妳所愛,行妳所行,聽從妳心,無問西東。我想這四句話同樣適合於“工匠精神”。
歷人無數,歷茶無數。能讓我們停留的人不多,能讓我們駐足的茶同樣少之又少。在我們的生命中,能讓人停下腳步,日日烹煮的要數老白茶了。喝潤雅堂的老白茶,有壹種特別的醇厚。壹如堂主呂宗洲先生給我們的質樸純厚的感受。感恩遇見在潤雅堂,遇見在這個充滿清純芬芳的飄雪的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