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胎色:陶胎制作原料含鐵量高,壹般呈紅色、褐色或灰色,不透明;瓷胎顏色為白色、透明或半透明。
(3)釉的種類:釉面陶瓷表面有玻璃質感的光亮層,由瓷泥(或粘土)和熔劑組成。陶器表面壹般不施低溫釉,其熔劑為氧化鉛。秦漢時期,這種鉛釉陶大量燒制。唐代的三彩,宋代的低溫彩釉,明代的五彩,清代的粉彩都屬於這壹類。瓷器表面的高溫釉有兩種:石灰釉和石灰堿釉。石灰釉以氧化鈣為熔劑,含量大於10%。鈣堿釉以氧化鈣、氧化鉀、氧化鈉為熔劑,氧化鈣含量大多在10%以下,氧化鉀、氧化鈉等金屬氧化物之和往往在4%以上。
(4)燒制溫度:由於制胎材料的原因,陶器的燒制溫度壹般在700 ~ 1000℃,瓷器壹般在1200℃以上。
(5)總氣孔率:總氣孔率是陶瓷致密性和燒結程度的標誌,包括顯氣孔率和閉孔率。普通陶器的總氣孔率為12.5% ~ 38%;陶偉12% ~ 30%;細炻器(原始瓷器)為4% ~ 8%;硬瓷為2% ~ 6%。
(6)吸水率:這是衡量燒結和瓷化程度的壹個重要指標,是指陶瓷體充分吸水後,所吸收的水的重量與陶瓷體重量的比值。普通陶器的吸水率在8%以上,炻器為0.5% ~ 12%,瓷器為0 ~ 0.5%。
陶器的主要代表作品是宜興紫砂陶器。
瓷器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景德鎮瓷器、鈞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