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在王敦當政時,原是王敦的部下。當時陶侃立下戰功,做了荊州刺史。有些人嫉妒他,在王敦面前說他壞話。王敦把他調到了廣州。當時廣州還是偏遠地區,調到廣州實際上是把他降職了。
到了廣州,陶侃並沒有灰心。他每天早上從書房裏搬出壹百塊磚。到了晚上,磚堆好,運到屋裏。人們驚訝地看到他每天都這樣做,不禁問他為什麽這樣做。陶侃認真地說:我雖在南方,心卻是為了收復中原。如果我閑慣了,將來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我該如何擔起重任?所以,我每天都用這個來練筋骨。
王敦失敗後,東晉王提拔陶侃為西征將軍兼荊州刺史。當荊州的人們聽說陶侃回來了,他們都高興地互相慶祝。
官雖然做大了,但陶侃還是很謹慎的。荊州衙門裏大大小小的事,他都要仔細檢查,從不放松。他經常對下屬說:大禹是聖人,依然珍惜壹寸光陰。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就智慧和能力而言,都遠非大禹可比,要珍惜每壹分每壹秒,又怎能貪圖安逸。如果活著沒有為國家做貢獻,死了沒有留下好名聲,那不是弄巧成拙嗎?他手下有些官員喜歡喝酒賭博,經常耽誤生意。陶侃很生氣。他命令人們把所有的酒器和賭博工具都收起來,扔到河裏去;鞭打那些官員。從那以後,每個人都害怕得不敢再賭博和喝酒了。
有壹次,陶侃到郊外遊玩,看見壹個路人走來,摘下壹顆未成熟的稻穗,拿在手裏把玩。陶侃攔住他,問:妳拔這米幹嘛?路人只好實話實說:沒事,就是拉壹點玩玩。
陶侃壹聽,勃然大怒,說:妳自己不耕種,卻無緣無故毀壞別人的莊稼。太不像話了!之後,他命令他的士兵把這個人綁起來,狠狠地揍他壹頓,然後才放他走。當人們聽說秘書處這樣保護莊稼時,他們更加勤奮地耕作。荊州逐漸富裕起來。
荊州在長江邊上。政府造船經常會留下大量的鋸末和竹頭。如果別人有,要麽清理幹凈,要麽燒掉。但是陶侃命令人把它收起來,放在倉庫裏。人們看到了,不明白他為什麽這麽做,也不敢問。
後來,在壹個春節假期,荊州的官員來政府拜訪陶侃。碰巧前幾天下了幾場大雪。天氣放晴,積雪融化後,堂前濕滑,行走困難。陶侃吩咐負責的官員把倉庫裏的鋸末拿出來,鋪上地板,這樣走路就不怕滑倒了。
還有壹次,東晉水師需要竹釘來建造壹批戰船。陶侃還叫人把收集來的竹頭拿出來給士兵做造船用的竹釘。這時候,大家都知道陶侃收集鋸末和竹頭的用處,都佩服他的體貼。
陶侃帶兵來回四十壹年,執法嚴明,工作兢兢業業,人人敬仰。據說在他管轄的地方,社會秩序穩定,人真的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