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文化館成立於1952,位於程響鎮宮格街道望江樓,有3名幹部。後來隨著人員的逐年增加,相繼設立了圖書閱覽室、宣傳窗口、書法藝術作品展覽室、臺球室、錄像放映廳。1985有12幹部職工,從事文學戲劇創作、攝影藝術創作、群眾文化咨詢等經營活動。
1955年,第五區喬健鄉率先成立了壹個俱樂部,隨後傳遍了全縣。今年,該縣農村建立了7個俱樂部和22個業余劇團,有700多人。1957年,縣人民委員會大禮堂建成,既是禮堂又是劇場。
1963,各大隊設立文化室。1965生產隊成立了文化夜校,作為社員學習毛主席著作、唱革命歌曲、開會的場所。“文革”期間,生產隊文化夜校改為政治夜校,是“鬥私批修”的場所。1975,生產隊政治夜校1271,輔導員4041。
1978年建立了7個公社文化站,到6月1979、110,公社文化站達到10個,實現了每個公社壹個文化站。1985年,全縣共有鄉鎮文化站10個(程響、古潭、楊民未設站),工作人員為***12人。鄉鎮文化站提供圖書閱覽室1個,宣傳欄1個。
1980至1983,南圩、那桐、渡劫、小林、那中、下登等村(街道)自籌資金,自建舞臺。其中,南旭、那桐和渡劫還利用磚墻成為可容納數千觀眾的露天影劇院。
1984年,縣總工會工人俱樂部大樓竣工,建築面積1987平方米,設有讀書、乒乓球、電視錄像、舞廳五個房間(廳)。石雕
懸崖位於南徐鄉王超村多泉村西南鑿山處,左右兩處,距地面15米。左圖高115 cm,寬155 cm。書中寫道:“南崖過,午冬嘉靖。渡劫、宛城二州爭地,兵荒馬亂,我巡關安撫地方,查看舊地。被占領很久後很難恢復。因此,由於治療,各種書籍和石界爭議與杜。是山繞石繞,因為書以為是雲。晉江姚劇藝墅。”右邊的是草書,開頭是“艾龍·任申教兒子祈禱”,其余部分字跡模糊,難以辨認。
西埂石位於楊灣鄉白潮村西南田東中。這塊石頭長4.1米,高2.5米,寬3.4米,上面刻著“Xi耿氏”三個大字。根據傳說,這塊巖石經常是農民耕作的休息場所。明朝嘉靖年間,知縣姚居易巡撫來此,被此景所感動,於是在山巖南壁刻下“歇息石”,落款為“嘉靖戊午東裏,晉江姚居易崖書,陳為監”。在20米外的高速公路上,妳仍然可以看到“Xi耿氏”的字樣。
文物收藏
農會旗:1927年初,隆安縣手表區白拓鄉成立農會,制作旗。原作現收藏於田東縣右江革命文物博物館。
農會工作人員照片:1927隆安縣農會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照片。原件現收藏於縣黨史資料征集辦公室。
農會會員名冊:1927,喬健鄉羅婷村農會會員名冊。今日原創系列
廣西博物館收藏。
抗日誓師大會:1939年,喬健鄉人民締結了抗日誓師大會。該公約的原件現藏於廣西博物館。內容寫著:“不為敵引路,不為敵偵探,不為敵負重,不侵犯國家利益,不做敵漢奸,違者天誅地滅。”發誓。戴勝信誓旦旦。"
抗日三字經:1939年,喬健鄉人寫了壹部抗日三字經,原藏於廣西博物館。
抗日詩:1939年,喬健鄉人寫了壹首抗日詩,原藏於廣西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