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家有家法,行有行規”,三百六十行每壹行都有職業法則,如果因為利欲熏心違背了行規,那麽必然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莊子·胠篋》中有雲:“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可見人們最痛苦的就是監守自盜之人。11年前,有壹個轟動了鑒寶界的新聞,時至今日依然余音未絕。
壹個鑒寶專家,用17萬買走了藏寶人拿來鑒寶的乾隆真跡,而自己竟然壹轉手就漲了50倍,賣到八千多萬。
低價買走、高價賣出,原收藏者知道後憤而報警,壹時間鬧得沸沸揚揚,這件事情後來怎麽樣了?
第壹、鑒寶節目方興未艾,鑒寶專家監守自盜
“亂世黃金,盛世收藏”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很多家中有寶貝的民間藏寶人,在鑒寶節目大行其道之時,都紛紛將自家的寶貝拿到節目中,讓具有權威性的專家幫忙鑒定。
壹旦被鑒定為真品自然皆大歡喜,反之則會垂頭喪氣、灰頭土臉。想必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會認為,有電視臺牽頭主辦的鑒寶節目可信度非常好。
所以他們將自己珍愛的寶貝拿去鑒定,可謂是放了壹百個心。再壹個能夠在鑒寶節目中坐鎮的專家,也應該是這個行業中技術過硬、品德壹流的人。
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藏寶人便放下了戒備心理,踴躍地將祖傳或偶然所得到的寶貝,還是拿到節目中讓鑒寶專家幫忙分辨真偽。
可是任何事情都有萬壹,11年前,由河南衛視主辦、被譽為的“最高法院”的《華豫之門》鑒寶節目中,竟然出現了壹樁驚世駭俗的醜聞。
在這種鑒寶節目中,有壹個名叫劉巖的字畫鑒定專家,他竟然公然破壞常規,私下裏與藏寶人朱雲見面,並暗地裏做出了暗通款曲之事。這壹巨大醜聞爆出來之後,時至今日依然是壹個懸而未決的無頭案。
第二、乾隆禦筆《嵩陽漢柏圖》驚現鑒寶節目
藏寶人朱雲是河南鄭州人,他於2009年參加了《華豫之門》的某壹期節目。他帶來的藏品正是乾隆帝禦筆畫作《嵩陽漢柏圖》。
這幅已經有300多年的古畫,因為有了乾隆帝的加持而身價倍漲。《嵩陽漢柏圖》畫心縱58厘米,橫29厘米,雖然面積不大但卻意義非凡。
這檔鑒寶節目的首席鑒寶大師劉巖,仔細的看完了這幅畫之後,竟然遺憾的告訴朱雲,這幅被他視為傳家寶的畫作,可能是別人仿造的乾隆帝真跡。
藏寶人朱雲壹聽這種說法之後,想要帶著畫作失望地離開時,可是劉巖卻在後臺找到了朱雲,將自己的電話告訴了他。
劉巖還叮囑有關這幅畫的詳細,他們可以私下溝通,於是《華豫之門》節目隨之便卷入了壹樁文物案中。
第三、私下交易惹上官司,利益熏心犯下罪行
劉巖將朱雲約到酒店,告訴朱雲這幅《嵩陽漢柏圖》雖然是後人仿筆,但至少也要值幾萬元,朱雲壹聽立馬來了精神。
看到朱雲落入自己的圈套,劉巖趁熱打鐵和朱雲說,妳要是信得過我那我就幫妳把畫賣掉。有壹位賣家願意出17萬,買妳這幅後人的仿畫。
朱雲認為自己撿了個大便宜,於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此事。但壹轉身,劉巖便在拍賣會上,將這幅《嵩陽漢柏圖》拍出了8700萬的高價。此時朱雲才反應過來,他認為是劉巖騙了他。
氣憤至極的朱雲壹紙訴狀將劉巖告上法庭,但律師卻告訴朱雲文物界有兩個劉巖。而其中壹個深居簡出的劉巖,告訴朱雲他也想追責假劉巖的侵權責任,可是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而另壹個“李鬼”劉巖則壹直都逍遙法外。《嵩陽漢柏圖》到底是不是真跡,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因為案子涉及到了刑事詐騙,又沒有足夠的證據所以法院不予立案。朱雲想要向節目中的劉巖索賠補償8719萬元,或者撤銷買賣合同,但這種訴求似乎也是轉告無門。
目前,證據還在進壹步收集中,11年過去了依然沒有破案,而那個被人冒名的劉巖則移居香港了,節目中的劉巖又不承認這件事,朱雲恐怕也只能認栽了。
結 語
壹檔鑒寶節目竟然出現了監守自盜的醜聞,壹個鑒寶專家竟然不顧職業操守,在私下裏與藏寶人交易,這不僅破壞了行規,而且也給自己抹上了終身無法洗掉的汙點。
古人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壹個權威的鑒寶專家竟然如此下流,也讓人們看清了鑒寶行業的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