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集郵活動是怎樣發端的?

集郵活動是怎樣發端的?

我國的最佳郵票評選活動,發端於1980年《集郵》雜誌復刊後舉辦的“建國30年最佳郵票評選”。其初衷在於提高集郵者對郵票的鑒賞水平,促進郵票設計與印制水平提高,密切郵票發行部門與廣大群眾的聯系,推動群眾性集郵活動的開展。此次活動***回收選票5.7萬張,在當時產生了轟動效應。根據廣大集郵者的強烈願望和要求,《集郵》編輯部決定自次年起,每年舉辦壹屆最佳郵票評選活動。

從1981年到2001年,“佳郵評選”***舉辦了21屆。主辦單位由最初的壹家發展到現在的十余家;參與人數由幾萬人增加到幾十萬,高峰時達百萬之眾;頒獎活動由主要在北京舉辦發展到由大江南北十多個城市紛紛承辦。這項活動與電影“百花獎”和體育“十佳明星”評選活動壹道,並稱為我國三大群眾性評選活動,長期保持著旺盛的發展勢頭。

從評選獎項的變化來看,“佳郵評選”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1981年至1984年為第壹階段,屬嘗試階段,其特點在於簡便易行,將郵票的選題、設計和紀念、特種郵票分開評選。1985年至1992年為第二階段,屬生長階段,其特點在於適應形勢發展,不斷改變評選方法,壹般不再區分選題、設計,也不區分紀念、特種郵票,綜合評出3到4套“佳郵”,同時增設專家評選項目。這壹階段的變化較多,但基本的發展趨勢是從評佳不分順序到要求分順序,再到不分順序評出壹套“最佳”和兩套“優秀”,其中優秀郵票又回到以往區分紀特的辦法上。1993年至今為第三階段,屬成熟階段,其特點是沿用1991年以後形成的固定模式,即,不分順序評出壹套“最佳”和兩套“優秀”郵票,並從1994年起優秀郵票也不再區分紀特;同時正式設立專家獎和印刷獎。

回顧這21屆“佳郵評選”,有些重要事項值得壹提並引起我們的反思。1981年首度評佳是最簡明的壹次評選,其評選紀念張是唯壹采用單色雕刻版印刷的紀念張,也最受人們歡迎和追捧。回收有效選票最少的壹年是1981年,約為12萬張;最多的壹年是1998年,達145.5萬余張。選中票數最少的是1985年的9441張(這也意味著當年的加字選中紀念張最少而珍貴);最多的是1998年的127.6萬張。中選率最低的是1985年,不到3%;最高的是2001年,達到95%。承辦頒獎活動最多的城市是北京,有8次;其次是廣州,2次,廣州也是在北京以外最先舉辦頒獎活動的外省城市。評選紀念張采用生肖圖案,與生肖郵票同步,均由“猴”開始,發行了兩輪。第壹輪選擇不同著名畫家或郵票設計家的作品,風格各異。其中從1983年開始增印發獎大會紀念張,起初是用評選紀念張加字,從1984年後專印(1985年仍采用評選張加字);1984年及1987至1990年還增印了外文版的評選紀念張,除84年為英、日文兩種,其余年份均為英文壹種;1985年加印了數量極少的選中紀念張,惹得群眾訾議四起。第二輪統壹由裝飾畫大師韓美林設計,風格壹致,分評選紀念張和發獎紀念張兩種。1992年第壹輪“佳郵評選”結束,頒獎特別節目在央視第44期《綜藝大觀》中演出,達到以往歷次頒獎活動的高潮。從1995年哈爾濱開始,頒獎活動的規模和排場越來越大,紀念郵品的檔次和價碼越來越高,出現逐年攀升的趨勢。頒獎接力棒成了燙手的山芋,以至目前難以為繼。

具體怎麽操作?因每年的活動主辦單位都有所變化,設立的獎項每年也不壹樣。所以制定的操作規則也有變化。建議妳到郵局、集郵公司、郵市買專用的“最佳郵票評選”選票(明信片),上面壹般刊有如何評選的規則及註意事項,按上面的規則及註意事項操作即可。

買幾個好?壹般每個集郵愛好者只能填寫1張選票。當然妳多買幾張也可以,發動家人或朋友每人填寫1張,這樣中獎的機會更大些。

可參閱《中國集郵報》或者有關集郵網站上刊載的有關2007年郵票分析文章,從中獲取知識再加上妳個人的分析決定就可以參於填寫郵寄投票。

  • 上一篇:問道手遊5月31號維護公告
  • 下一篇:有哪些風水擺件?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