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其實都處於壹種在網絡上裸奔的狀態。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對我們的個人隱私也沒有切實的保護,但實際上個人隱私的泄露壹直在發生。比如我們在某個APP上購物,或者收藏壹些商品,或者在瀏覽器中搜索相關新聞資訊的時候,往往會彈出壹些與我們搜索過或者購買過的商品相似的商品,會彈出同類商品的推薦或者廣告。甚至當我們在社交軟件上和朋友聊到壹些產品或者喜歡上了,或者在微信官方賬號上瀏覽這類產品的時候,也會收到相關電商推送的廣告,這些電商甚至直接把廣告植入我們的朋友圈。其實這些都是壹種隱私泄露。
據此,在隱私保護方面,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手機和壹些軟件等智能硬件的使用權。比如有些軟件,當我們打開它的時候,要求我們給它的手機相冊或者相機和通訊錄權限。其實這就涉及到竊聽用戶隱私的嫌疑了。所以在使用這類軟件之前,要在手機權限中進行管理,關閉相應的權限。另外還涉及壹些比較私人的。
當我們不想隨意讓別人知道的時候,其實可以采取斷網或者開啟飛行模式直接關閉電腦的手段來防止信息泄露。另外也要有壹些法律知識,比如網絡安全相關的法律。當我們使用互聯網時,我們應該了解壹些這種法律知識,以便使用法律武器來保護我們的隱私。
另外,我們也可以咨詢壹些專業人士,他們對互聯網比較了解,可以給我們壹些專業的建議,這樣我們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的隱私,也可以少註冊壹些無關的賬號,避免點擊壹些危險的網站,最大限度的減少這種不必要的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