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起當今收藏圈,1955年出生於京城的馬未都絕對是壹位繞不過去的風雲人物。由於在收藏圈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都很大,許多人幹脆稱呼馬未都為?馬爺?,這種現象在國內收藏圈也絕無僅有。
很多時候,馬未都的名字已經跟?收藏?劃等號,提起收藏自然會說到馬未都,說起馬未都,也避免不了談收藏。馬未都毫無疑問是收藏圈的超級玩家。
馬未都是壹位聰明透頂的人,這從他的職業和身份在社會變化中不斷與時俱進,完全能看出來。從小說家、編輯、編劇、商人到收藏家,馬未都的眼光始終是超前的,什麽能揚名,什麽能賺錢,他就幹什麽。對於這樣的聰明人,若沒有積累出巨大財富就有些說不過去。
80年代文學很吃香,血氣方剛的馬未都進軍文學圈,並且創作出讓人刮目相看的作品,如《今夜月兒圓》,立即在文壇刮起壹陣旋風,他由此成名了。
成名後,他看到了做編輯的種種優勢,就進軍編輯圈,因為在?文學熱?的大背景下,作家預想發表文字,必須通過編輯來支持和提攜,可以說,編輯掌握著壹名作家的生殺大權。因此,在做編輯那些年,馬未都比大部分作家還要吃香喝辣。
又過幾年,?電影熱?在全國火爆起來,有錢的人做制片人或出品人,口袋不瓷實的人,則做起了導演或編劇。因為寫作功底突出,所以,馬未都參與了許多影視的編劇,又以劇作家的身份在全國行走起來。
同時,下海潮在國內十分活躍,那些有能力有關系的人,紛紛下海經商。作為文化人的馬未都自然沒有放過這個好機會,他大刀闊斧地趟進了下海潮。憑借著聰明腦瓜,他的財富在這時逐漸積累起來。
直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結識了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後,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從此,他壹頭紮進了收藏圈,到現在,幹了有30余年。
1996年的馬未都,雖然才在收藏圈浸淫了10多年,但他通過時代機遇和靈活頭腦,以及自己的那份執著精神,已經搖身變為收藏界的大腕,無人不對他心服口服。
在這年國慶過後,馬未都投資建造了國內第壹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這在當時來說,是壹件人人贊不絕口的大事和好事。
收藏的目的是什麽?我以為,說的高尚壹點,就是以壹己之力挽救古代的遺存,延續傳統文化的命脈。說的低俗壹點,就是占有稀有資源,到時為自己換來巨額財富。
對於在收藏圈打拼了幾十年的馬未都來說,名利於他已經沒有多少誘惑,所以他玩起了情懷。情懷這玩意是虛詞,可大可小,可雅可俗,怎麽說它都在理。也只有馬未都這樣的玩家,才能把收藏玩出情懷。
雖然在古董收藏上壹擲千金,但面對字畫,馬未都壹直說不,甚至還有這樣的規定:觀復博物館不收藏任何字畫。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壹,他術有專攻,不打沒把握的仗。
古董這玩意是實打實的東西,什麽年代就有什麽樣的形制、風格、材質和做工,因此,只要研究好這幾點,就不怕收到贗品。
而字畫不同,尤其那些幾百年前,上千年前的古字畫,想判別出真偽,手續要復雜得多,即使同壹名書畫家在不同時間、不同狀態和不同心情下創作出的字畫,差異也很大,這就給鑒別帶來很多不便之處。
馬未都長期研究古董,對字畫來說,他跟門外漢差不多,所以,他不願觸碰字畫這個陌生領域。
其二,字畫比古董更難保存。
流傳了幾百年、上千年的字畫,由於快接近宣紙的壽命極限,紙張變得脆弱不堪,而且怕光怕潮,怕蟲蛀,如果沒有相應的保護工具和措施,很難有效保護。
古董這玩意,要麽瓷質,要麽陶質,要麽金屬質或石質、木質,這些東西本身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都比較固定,不擔心輕易受到損壞,保存起來,要比字畫省事不少。
其三,字畫價格過於堅挺。
從古至今,字畫壹直有較高價位,壹直在藝術品市場和收藏圈占據重要地位。尤其那些名人字畫,歷來價格不菲,並且,字畫保存不易,流傳下來的很少,壹名書畫大家壹生創作了多少作品,也都有文字記錄在案,總體稀少,這就更助長了價格的堅挺。
我舉壹個例子,?長安畫派?奠基人趙望雲先生的四尺國畫作品,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能賣到1萬元,或者1克黃金,深受西北地區達官貴人的追捧。而那時,像什麽瓷器,陶罐,瓦當,奇石等玩意,基本無人問津,或者說有價無市。
確切地說,古董收藏才是進入21世紀後,被炒作起來的。在21世紀之前,大凡去文玩市場買賣古董,若運氣好,完全存在撿漏的可能,可以用很少價格買來寶貝,甚至連字畫也可以撿漏,但現在絕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