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山流水圖》繪壹座圓柱形突兀山峰矗立在群峰之中,壹旁山壁陡峭奇險。山下蒼松掩映,松下有壹隱士席地盤坐,正在觀看對面的瀑布。
山石皴線,老筆紛披,石上苔點,極為隨意。畫中自題:"高山流水,仿石田老人筆意,甲戌中秋前壹日,瞿山梅清時年七十有二。"甲戌年即公元1649年。梅清對後世畫家影響很大,尤其是石濤,從此幅中我們仍可看出兩人在藝術上的相通之處。
2、梅清擅長山水、松石、尤其好畫黃山,自謂“遊黃山後,凡有筆墨,大半皆黃山矣。”他筆下的黃山,以氣勢取勝,行筆流動豪放,運墨酣暢淋漓。取景奇險,用線盤曲,富有運動感。有異於新安派比較生澀清峻的畫風。
他長期深入黃山。多寫生黃山真景。雖經常自稱學元代,卻有自己獨特的創造。他風格清俊高逸,表現山巒的雲煙變幻,松多奇蒼。曾用卷雲皴,給人蒼茫感覺。他的《宣城二十四景圖冊》,堪稱平生嘔心之作。人稱他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
他間亦畫梅,其梅畫煙雲歷落,枝幹奇古。72歲時所作的《高山流水圖》軸,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作品蒼勁的運筆、酣暢的墨色、及皴法、用點均更多石濤意韻。梅清筆下松弛中見功力,零亂中求整秩,經緯明快,恬適流暢。
擴展資料《高山流水圖》紙本墨筆,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此圖作於梅清七十二歲時,而僅在兩年後,這位大師就長眠於世。
畫中描繪了壹座柱形山峰佇立在群峰之中,以瀑布高山流水為對象,極為隨意地營造了壹種清幽之境。
畫面中山體由上而下地傾瀉,雄壯中略有飄逸;點子皴的用法更是將兩幅畫的神韻壹展無遺,也可以從擇夫畫中看出梅清的《高山流水圖》有壹種回歸早年畫風的傾向向《高山流水圖》是梅清晚年創作的壹次飛躍,不論從筆法還是取材構思上都有壹定的突破。
梅清的《信山流水圖》用其獨特的構思和筆墨語言表現了黃山的奇景,在眾多描繪黃山的畫作中顯得別具壹格。在梅清的畫冊中幾乎每本都有松谷、翠微寺、鳴弦泉、天都峰、蓮花峰等名勝,但卻從不同的角度畫出其不同的主要特點,以致同壹個景物卻可以讓觀賞者欣賞不同的畫面,著實可以看到梅清的深厚功力。
梅瞿公善畫松,這在許多的古書中都有記載。梅清畫松好用淡墨起筆,挺闊的松尖在以濃墨潤色,松枝用細筆的手法精妙鋪排,讓人感到蒼勁有力。
在《高山流水圖》中,畫面近處的迎客松向左面傾倒,使得畫面出現左傾的感覺;每棵松樹形態各異“左右互傾”的松樹相互輝映,整個畫面都豐滿起來。
百度百科--高山流水
百度百科--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