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三藩之亂,開啟了康乾盛世,至嘉慶元年(1796)川陜楚白蓮教爆發而告終。“康乾盛世”主要體現在人口增長上。馬鈴薯、玉米等新的高產作物在明末傳入中國並大面積種植,到了清代大面積種植,增加了環境承載力,但超過了人口的合理容量,使得中國人口眾多,但平均生活水平卻很低。為了統治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民的平均教育水平很低,以至於人口優勢沒有轉化為更高的綜合國力。康熙二十四年(1685)全國人口突破1.5億,乾隆五十五年(1790)突破3億,生活基本穩定。當時中國人口增長過快有三個原因:1,1683,中國的土地壹片混亂。由於明末農民戰爭、瘟疫以及清軍入關的戰爭和屠殺,人口明顯減少(葛和曹的《中國人口史·卷五》認為,明末農民戰爭後的明朝崇禎三年(1630),崇禎十七年(1644),清軍入關前夕,中國人口為15250萬康熙十七年(1678),中國人口為160萬)。1683之後,社會進入穩定期,人口開始快速恢復。2.雍正開始實行“攤地入畝,永不加稅”,許多為逃稅而隱瞞的“黑戶”重新進入人口名單;3.新的高產作物的種植和社會的發展養活了更多的人。與此同時,清朝的疆域擴大了數倍,超過了前朝。清朝的疆域從1720-1758
[2]乾隆二十四年(1759),新疆被平定,大清帝國全境達到空前擴張,北起興安嶺南麓,東北至北海,包括東至庫頁島,西至巴爾喀什湖,繼承1758年準噶爾汗國邊界。形成了壹個前所未有的“統壹”的多民族國家。乾隆年間,香料群島的蘇祿表面上要求依附,但乾隆皇帝因其危險而拒絕。乾隆皇帝兩次派明加圖等人到新疆等地測繪,在《禦圖》的基礎上,繪制了《乾隆內殿圖》。康乾盛世之後,中國GDP恢復到世界的三分之壹。美國學者肯尼迪在《大國興衰》壹書中指出,中國當時的工業產出占世界的32%;即使是在工業革命之後,亞當·斯密也說過,“雖然中國和印度在制造技術上落後,但似乎並不比任何歐洲國家落後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