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中國出現帶鐵犁鏵的犁是在公元前哪壹年?

中國出現帶鐵犁鏵的犁是在公元前哪壹年?

春秋戰國時期,牛耕開始推廣,鐵犁鏵也取代了青銅犁鏵,陜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都有戰國的鐵犁鏵出土,說明犁耕已在中原地區廣泛使用(圖二七)。但出土的多數是V字形鏵冠,寬度在20厘米以上,比商代銅犁大得多。它是套在犁鏵前端使用的,以便磨損後及時更換,減少損失。這說明戰國的耕犁已比商周時期進步得多,大大提高了耕地能力。只是此壹時期犁架的結構仍不明了。

耕犁到了漢代才得到普及,不僅中原各省都有鐵犁鏵出土,西北、東北邊陲也出土了不少鐵犁鏵,就連史稱“火耕水耨”的江南地區,遠至福建、廣西、廣東等地,也有鐵犁或牛耕模型出土,它們成為漢代農業生產力顯著提高的主要標誌之壹。漢代的鐵犁鏵品種多樣,大小不壹,小的長、寬各20厘米左右,大的長、寬可達40厘米以上。陜西、河南等地還出土了漢代的鐵犁壁,有單面的,呈菱形或板瓦形,可向壹面翻土;也有雙面的,呈馬鞍形,可雙面同時翻土,適於開溝起壟。犁壁是翻土碎土的重要裝置,這壹發明標誌著中國耕犁已走上成熟道路,是耕犁史上的重大成就。從各地畫像石和壁畫的牛耕圖上,還可看到漢代耕犁的具體結構,漢代耕犁已具備了犁轅、犁箭、犁床、犁梢等部件,說明已趨於成熟定型。大體說來,西北地區(如陜西、內蒙古)的耕犁犁床和犁梢區分明顯,屬於長床犁或框形犁(圖二八)。東部地區(如山東、江蘇)的耕犁形制有所不同,犁床和犁梢連成壹體呈弓形,是用壹根彎曲木頭制成,看不出明顯的犁床,故亦稱為無床犁(圖二九)。兩類耕犁都是直轅犁,有用二牛牽引的長直轅犁和用壹牛牽引的短直轅犁。長直轅犁適於在大塊田地上使用,短直轅犁轉彎靈活,適於在小塊田裏使用,是壹種因地制宜的發明創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耕犁基本上是繼承漢代的,但犁鏵的形制還是有所變化,犁鏵冠由漢代的長翼變化為較短的翼。西漢鐵犁鏵接近等腰三角形,從東漢開始向牛舌狀改進,至南北朝定型化。犁鏵有大、中、小三種,反映犁鏵多樣化。從魏晉墓壁畫牛耕圖看,當時的耕犁還是二牛挽拉的長轅犁。但《齊民要術》已指出:“長轅耕平地尚可,於山澗之間則不任用,且回轉至難、費力,未若齊人蔚犁之柔便也。” 說明山東壹帶已出現適合在山問谷地使用的蔚犁。將蔚犁與長轅犁相比,則蔚犁應是壹種操作靈活輕便的短轅犁。這種犁的出現可能為唐代曲轅犁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 上一篇:世紀收藏與其他收藏的比較
  • 下一篇:中國有哪些著名的話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