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中國文化——香道,香品適用於不同場合

中國文化——香道,香品適用於不同場合

中國文化——香道,香品適用於不同場合

棒香形態:固態香,直線形;別稱:簽香、芯香、篦香、篾香;制作:先將香料制成香末,根據香方混合均勻後,用榆樹皮等制成的糊狀物作為黏著劑,塗裹在細直條狀的竹、木芯上,壓實制成有芯的直線香;場合:因不易受潮變形,流行於我國南方及印度、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用香:點燃後將竹、木芯插入香爐等香器。

線香形態:固態香,直線形;別稱:仙香、長壽香、香寸;年代:源自宋元,明代正式出現“線香“之名;制作:原料制成香末,直接按香方混成和香泥;用模具壓實,搓擠制成直條狀;場合:所有場合均可使用的可燃香;用香:“立香”--直接點燃,豎直插入香爐等香器中“臥香”--直接點燃,與桌面平行,橫放在臥香爐底的香灰上燃燒。

盤香形態:固態香,螺旋形;別稱:環香;制作:先將香末制作成長線香,再彎曲成回環狀,放置定型,晾曬風幹後制成;場合:因攜帶方便,可用於居家、寺院和旅行途中;用香:可直接平放於香盤中或香爐的香灰上點燃,或擺放在香插上焚燒。在香盤上標註刻度後,可用來計時,在相應刻度上懸掛重物,即為鬧鐘。

塔香形態:固態香,螺旋形;別稱:香塔;制作:先將香末制作成長線香,壹根或兩根線香環繞成盤,直徑,比壹般香盤要大,用香架撐起來後,即下垂如圓錐形小塔;場合:多在宗教、祭祀場所使用;用香:用香架架起,或懸掛在高處焚燒。

香炭形態:固態香,多為餅狀;別稱:香餅、香煤;年代:唐以前出現,宋元時流行;制作:用炭屑和以香料粉末,加入黏合劑,制成餅狀,曬幹成型;場合:隔火熏香時使用的熱源,居家和宗教場合都可使用;用香:在明火上火炭爐上點燃香炭,當香炭燒透後,煙氣消失,即可埋於香灰中,用來熏香。

香珠形態:固態香,圓珠形;年代:香珠串宋代始見於記載;制作:用壹種或多種香料按照香方配比後,研磨成粉粒狀,揉合成豆粒大小的圓珠;也可在硬殼類植物果實中灌註香料粉末;場合:常用於宗教場合,佛、道教信徒佩戴,也可作為日常香飾;用香:穿孔串成“香串”,戴於手腕或身上;或盛入香囊等飾品中,作為香氣來源。

香錐形態:固態香,錐形;別稱:錐香、小塔香;制作:用壹種或多種香料磨成粉後,加入黏合劑制成小圓錐體香品;場合:多為印度香和藏香,用於需要短時間內濃烈香氣的場合中;用香直接放於香爐內樹立點燃。

香丸形態:固態香,丸狀;制作:用各種香料加煉蜜等黏合劑,調和壓制成丸狀香品;場合:因丸狀香在佛法中比喻無量佛法,多用於各種宗教場所;在線香出現前常為家庭熏香;用香:將香丸放在隔火片或香灰上,用香炭隔火加熱,散發香氣;部分香丸可以食用。

香牌形態:固態香,造型各異;年代:宋代已流行;制作:將香料按照香方配置之後,配以黏合劑調濕放入刻有裝飾圖案的模具中,壓制成型;場合:家中熏衣使用,保持氣味芬芳,並防蛀蟲;也可以作為飾品佩戴,避暑並抵擋瘴氣;用香:香牌的壹端留有小孔,系上繩結或絲絳後,掛在衣櫥中或系在衣服上使用。

香膏形態:液體香,膏狀;別稱:膏香、濕香;年代:魏晉南北朝出現;制作:將香料磨制成粉,加入蜂蜜等膏狀物,混合而成;或通過蒸、煮、煎等工藝制成黏稠的膏狀,使用瓷罐密封保存;場合:多為個人使用;用香:直接塗抹於皮膚,或使用隔火熏香的方法熏燃。

香水形態:流體香,液體;別稱:清露、香露、薔薇露;年代:唐、五代時從外國傳入,宋代後國內仿制;制作:通過蒸餾的方法,從香料植物中提取香露,可與酒精、水混合;場合:多為個人養護時使用,也用來合香;用香:直接噴灑、塗抹於皮膚或衣物上;也可和鉛粉、米粉混合調成濕粉,護發裹膚。

香粉形態:固態香,粉狀;別稱:末香年代;魏晉南北朝出現;制作:單壹香料,或按照壹定配方將多種香料配比後,研磨並篩成粉狀;另有壹種香粉,混合鉛粉或米粉;場合:可用來制作篆香,加工各種固態成品香,也可供佛教儀軌或個人日常使用;用香:直接塗抹或布灑在需要熏香的部位;使用香爐或香盤盛放,底部鋪壹層香灰,將香粉堆起成型後,點燃。

香灰形態:固態香,粉狀;別稱:裊絲;制作:松針、荷葉、杉木枝等香料煆燒成灰,篩過後放入瓷罐中,密封防潮;場合:隔火熏香、點燃臥香時都需要在香爐中布香灰,以保存火種用香:用香灰覆蓋燃燒中的香炭,利用炭火溫度烘烤香品;部分中醫認為香灰可以裹於金瘡刀傷的傷口上,是外用藥;民間巫術有服用香灰驅邪之說。

  • 上一篇:韓國特種部隊的簡介
  • 下一篇:央行數字貨幣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