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中國近代史上發生過幾次通貨膨脹?

中國近代史上發生過幾次通貨膨脹?

3次

(1)“北京鈔潮”。北洋軍閥開始統治後,各省都可以發行兌現的銀行券,作為籌集資金的壹種方式。但由於匯兌準備不足,信用低下,幣值日益下跌。當時北洋軍閥主要通過發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的現鈔來籌集資金。1915年,袁世凱要恢復帝制,雲南起義後軍費大增,於是強行動用這兩家銀行的現金儲備,致使國庫空虛,引起商民爭搶。1965438+2006年5月12日,北洋政府下令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停止兌現,導致市場動蕩,物價上漲,白銀消失。壹般商界因怕承擔損失而拒絕接受北京紙幣,而銀行給北洋政府的墊款卻與日俱增。5月交易所停辦時,北京紙幣的流通和存放總額為2600萬元,5438年6月+10月達到4600萬元,次年2月增至9700萬元。因此,北京紙幣的價值迅速下降,通常在7-9折之間。然而,這波通脹僅限於北京和天津。後來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出資,發行債券,又用了六七年的時間陸續收回北京紙幣,才穩定了幣值。

(2)法定貨幣。6月4日1935,165438+10月4日,為了擺脫美國白銀政策造成的白銀上漲對中國的嚴重影響,國民黨政府實行法幣改革,規定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後來的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紙幣為法幣。禁止白銀流通;白銀國有化;法國貨幣的匯率是壹元人民幣,等於壹英鎊壹先令兩便士。法幣是以外匯為基礎的貨幣體系。它通過不受限制地買賣英鎊來維持貨幣,後來又投靠了美元,從而被打上了深刻的殖民貨幣體系的烙印。

1942年7月,法幣發行集中在央行。由於國民黨政府完全控制了金融業,對法幣的發行沒有任何限制,為法幣的不斷膨脹埋下了伏筆。法幣改革前,1934年末,全國各大銀行發行的兌換券總量約為5.6億元。到6月1936,1,也就是法幣改革後的兩個月,已經增加到7.8億,之後急劇增加,8月1948達到6636946億。與此同時,價格上漲更快。比如重慶6月1937的物價指數是1,8月21漲到1551000。上海的價格比重慶高,比如0937的6月份1,1948的8月份4927000。當時有人說戰前可以買壹頭牛,此時只能買1/3包火柴。

(3)黃金證書。在法幣已經到了絕境的時候,國民黨政府為了做垂死掙紮,於8月20日發行了金圓券1948。此券為央行發行,法幣按照300元金圓券1元兌換。企業和個人持有的金銀、外幣限期兌換成金圓券,違者予以沒收。金證的發行限額是20億,發行準備的40%必須是黃金、白銀和外匯。

金證是黃金兌換標準,其實是騙局,因為黃金是國有化的,外匯是不能買賣的。相反,國民黨政府通過發行金圓券,大規模掠奪民眾手中的金銀和外匯。據統計,從8月23日1948到10月30日65438+31,央行收到金銀外匯約2億美元。金證本來是限額內發行的,但是不到三個月,也就是1948 11,到10月底已經發行了33.94億。於是宣布取消額度,此後發行額壹路飆升,在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達到51,61,240萬。與此同時,金圓券的面額也從壹元發到了五十萬零壹百萬。價格也是壹天漲好幾倍。當時上海壹家店壹天內更改商品價格多達16次。到處都有壹波買入,而且是秘密交易銀元。從8月1948到5月1949,黃金券的發行增加了307124.3倍,而上海的價格增加了6441361.5倍。金圓券僅發行9個月就變成廢紙,這在世界貨幣史上是罕見的。12年,國民黨政府發行法幣和金圓券,從全國人民手中掠奪了15億銀元。隨著金幣的崩潰,國民黨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趕出了大陸。

  • 上一篇:馬未都:刀與劍的本質區別在哪裏?
  • 下一篇:什麽是手淘推薦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