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蠟染
丹寨蠟染被稱為“東方第壹染”。
丹寨排調山溝溝蠟染藝術家王阿勇曾兩次到美國,進入白宮等地表演,受到極高贊譽,其多幅蠟染作品被美國白宮收藏。她還應邀赴過美國總統裏根的家宴。如今的王阿勇,已在縣城建房,經營著“東方第壹染”專賣蠟染小天地。
在她的專賣店裏,我們看到她和美國總統裏根合影的放大照片,另壹面墻壁上,王阿勇的蠟染制品古色古香,有極濃的鄉土味。難怪在美國表演時,她做的壹幅蝴蝶媽媽怎麽樣生12個蛋,12個蛋又怎麽樣變成12個人,然後才有苗家的民間傳說繪成蠟染畫。當兩只花蝴蝶翩翩起舞,在布面上清晰出現時,老外們掀起了陣陣歡呼。
傳說,在很古的時候,壹位苗族姑娘在漂染土白布的時候,不小心把壹罐蜂蠟打潑在白布上,白布漂染洗凈後,出現了白色龜裂的美麗的花紋。聰明的姑娘領悟到蜂蠟能防染,於是她用蜂蠟將花卉、蟲鳥點繪在白布上,浸染成花布做成衣裳。她身穿這套衣服在蘆笙場上亮相,轟動整個蘆笙場。各寨的姑娘都來向她討教,隨著該藝術的廣泛傳播,逐漸形成了蠟染藝術。
可追溯到遠古的丹寨縣苗族、水族婦女制作的蠟染制品,大多取材於大自然的花卉、蟲鳥、魚蝦和民族的圖騰龍、鳳等,造型誇張,極富想象力,廣泛用於壁掛、窗簾、桌布、背包、服飾等,既有很高的藝術性,又有很好的實用性,是收藏和饋贈親友的好禮品。
王阿勇和楊芳都是排莫苗寨走出的蠟染奇人,揚武鄉排倒、排莫和排調鎮遠景蠟染,是丹寨縣蠟染藝術的傑出代表。排莫村苗族,是至今保存完整的鳥圖騰部落,依然保持著制作蠟染工藝的傳統習俗,在他們的蠟染作品中,溶入了苗族人民對自然、對動物和人本身的感悟,鳥圖騰以種種不同的圖案隱射出來,煥發出奪目的光彩。中央電視臺近期到排莫拍攝了《最後的鳥圖騰部落》專題片。排莫等地的“白領苗族”,擅長於蠟染工藝,並將古樸的工藝與現代手法相結合,作品具有很濃厚的現代氣息。排莫藝人楊芳,曾到香港等地表演,作品被搶售壹空,備受歡迎。楊芳如今已遷居到鄉政府所在地朱砂村,開了壹家蠟染工藝廠,意欲把苗家的蠟染藝術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