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叉的出現比筷子要晚很多。據遊修齡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歐洲古代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有關,他們馬上生活隨身帶刀,往往將肉燒熟,割下來就吃。後來走向定居生活後,歐洲以畜牧業為主,面包之類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進口裏。到了城市定居以後,刀叉進入家庭廚房,才不必隨身帶。由此不難看出今天作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樣,既可用來宰殺、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燒熟可食時,又兼作餐具。
大約15世紀前後,為了改進進餐的姿勢,歐洲人才使用了雙尖的叉。用刀把食物送進口裏不雅觀,改用叉叉住肉塊,送進口裏顯得優雅些。叉才是嚴格意義上的餐具,但叉的弱點是離不開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壹不可。直到17世紀末,英國上流社會開始使用三尖的叉,到18世紀才有了四個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並用只不過四五百年的歷史。
刀叉和筷子,不僅帶來了進食習慣的差異,進而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遊修齡教授認為,刀叉必然帶來分食制,而筷子肯定與家庭成員圍坐桌邊***同進餐相配。西方壹開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講究獨立,子女長大後就獨立闖世界的想法和習慣。而筷子帶來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壹起的家庭單元,從而讓東方人擁有了比較牢固的家庭觀念。
雖然不能將不同傳統的形成和餐具差異簡單對應,但是它們適應和促成了這種分化則是毫無疑問的。筷子是壹種文化傳統的象征。華人去了美國、歐洲,還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們在中國學會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國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筷子刀叉到底誰更先進,各家說法不同,其實各有各的智慧。
筷子的特點是“不變應萬變”,料想方的扁的,長的短的,硬的軟的,統統可以壹夾就起來,確實神奇。這壹直很讓中國人驕傲,並將其視作先進的象征。
不過最近卻有學者反思認為:“從真正人類學發展的科學角度來看,筷子是壹種極端原始的、天然的工具,多數人種在剛開始學會使用工具時,都懂得用幾根樹枝來取代手夾起食物。不含任何復雜的工藝技術。歐洲人卻率先進化,以石刀替代樹枝,進而發展到金屬刀具,最後又發展出叉子。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繁瑣的西餐禮儀。刀叉正是歐洲人工業文明、理性精神的壹種最直接反映,自己動手,獨立性強,重推理,重解析,更有利於鍛煉思維能力。而拿筷子的華夏人則是吃現成的,不必思考,壹點東西妳推我讓,團團圓圓模棱兩可,凡事愛持模糊概念,所以思維能力不發達,未能產生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