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鋼刀(大馬士革鋼刀)雖然是單手持刀,但是壹般都比較長,刀身寬,重量大,加上弧度大,劈砍時的威力特別大,可以把敵人連人帶甲壹同劈開。當然這需要有超常的腕力和臂力,伊斯蘭騎士為了鍛煉自己,經常單手掄大木錘(形狀類似於壹個頂部裝把手的拳擊用沙包),就像中國民間力士玩石鎖那樣。在實際戰鬥中,騎士們為了節省體力水平握持施西利彎刀,利用戰馬的速度向敵人沖過去,利用大馬士革鋼刀鋒利的特性,在無聲無息中將敵人的頭顱削去!絕對的殺人藝術!印度的烏茲鋼刀多是步兵使用,壹手持盾壹手舞劍,在印度的鄉村,還有這樣的格鬥練習和表演,這種武術的最高段位表演是用另外壹種罕見的大馬士革鋼刀,概念類似於中國的繞指柔,刀身長3米多,效果類似軟鞭。
大馬士革彎刀之所以如此鋒利,主要是因為其鍛造方法與眾不同。現代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大馬士革彎刀獨特的花紋竟然是由無數肉眼難看到的小鋸齒組成得,正是這些小鋸齒增加了大馬士革彎刀的威力。大馬士革鋼刀上的花紋簡直是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因動人的傳說和自身的優異性能,大馬士革鋼制成的刀具,成為刀具收藏界的極品。有壹些公司采用鍍錫工藝模仿大馬士革鋼的花紋,真正的大馬士革鋼又稱為結晶花紋鋼,是古代粉末冶金和鍛造技術完美的結合,大馬士革鋼刀上的花紋基本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純的雪明炭鐵,硬度比玻璃還大,暗的地方的結構是屬於沃斯田鐵和波來鐵,整體含炭量大約是在1.5~2.0 % 之間,在韌性高的波來鐵裏均勻散布著比玻璃還硬的雪明炭鐵,使得大馬士革鋼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鋒利的刀鋒,而且也非常堅韌而不會折斷的刀身。大馬士革鋼的花紋和摺疊鋼有明顯的差別,大馬士革鋼花紋比較細致看起來比較自然黑白的對比也比較大,在古代由於有在刃上餵毒的情形。很多大馬士革鋼的刀刃呈現黑色的現象,在黑色的刀刃上分布著亮晶晶的雪明炭鐵,古代波斯人把它形容成像夜空中的繁星壹樣漂亮,此外大馬士革鋼比起摺疊鋼來是很不容易生銹,幾百年下來不用像日本刀壹樣的費心保養卻也能光亮如新不生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