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收藏翡翠作品800多件,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收藏古代翡翠最多的博物館,藏品主要為清宮遺存,其中帝後璽冊20余件,首飾、服飾類作品400多件,其他器物300多件。
故宮翡翠藏品源自清朝,雍正時期翡翠器件極少,乾隆時期器件漸增,晚清慈禧掌權時期的翡翠藏品器物最多。
從清宮翡翠器翠的質地等級看,大部分均為老坑種翠料,而通身滿綠的“純翠”甚少,尤其水頭足、玻璃地、艷綠欲滴的高翠更是難得壹見,只有從小件的佩飾中偶可找到。白地含斑點狀的翠較多,還有壹批無綠的白地翠。
是不是古代人不喜歡通透的冰種?不喜歡艷麗的翠色?
在當時,翡翠資源可謂相當豐富,極品的原石統統都還埋藏在地下,只是限於當時的開采工藝,沒有大型的機械,單憑人力開采,種種條件的限制,以至於埋藏在深處的原石沒有被發掘。所以在場口發掘的時候沒有大量開場,因此開出冰種少。
還有壹個可能是,那時候大家對透明制品的認知只是“琉璃”,而琉璃又是極奢華尊貴的東西,因此民間見過的人少,自然沒有流行起來。
所以這些在現在看來材質不佳,價值不高的翡翠工藝品,在當時確實稱得上絕世珍寶,而且在那個沒有電,沒有便利的鋒利磨具的年代,工匠們用智慧和工藝,雕出了精美的作品。每壹件都凝結了古人的匠心。
古代人和現代人對翡翠的標準,好色是壹樣的,但是不壹定拿“透明”的標準來衡量,所以妳看看他們的翡翠,都是糯的比較多。包括在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那顆白菜,等等。
現代人追求冰種,甚至高冰。壹是漂亮,這個沒話說的。像果凍壹樣水水的、透透的,有種吹彈可破的錯覺。這種感覺是現代人的***鳴,就像好多直男都喜歡網紅壹樣,時代造型世間繁華。
翡翠乾隆款龍紋杯盤
翠魚式盒
翠印色盒
翠煙壺
翠碗
翠桃式洗
翠太極紋淺盤
翠乾隆款仿古觚
翠纏枝蓮紋蓋碗
翠簫
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公眾號“古玩古董鑒寶出手”
掃壹掃以下二維碼關註
喜歡妳就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