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收藏者來說,如果碰巧得到了壹件好的寶物,壹定要給朋友或者客人看,其余時間保密。但如果收藏到壹定程度,心態可能會發生變化。對甘龍來說,情況正是如此。
乾隆對藝術的癡迷,對愛人的癡迷,似乎壹般人很難想象。經過康熙、雍正的苦心經營,乾隆時期,清朝強盛,給了皇帝從事文學藝術的資本,他本人是詩人、畫家、書法家。他壹生熱愛的是收集世界各地的珍寶。
在乾隆看來,這些字畫古玩是人生難得壹遇的戀人,能在自己的金屋藏嬌也是人生壹大幸事。他收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訓的《袁波帖》,把這三件書法珍品放在養心殿的暖閣裏,並把自己的房間改名為“三希堂”,以便平時欣賞和臨摹。
甘龍有多少藝術收藏品?這恐怕是壹個很難估計的問題。就瓷器而言,近年來拍賣出億元以上天價的乾隆朝瓷器不少,如乾隆粉彩鏤空轉瓶、乾隆淡黃色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燕長頸葫蘆瓶、乾隆禦琺瑯杏林春燕圖碗等。當然,在乾隆眼裏,今天的這些天價珍品應該是正常的。就算是老寶貝也未必在乎龍師傅。
2014年,阿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以高達2.8億元成交,在拍賣市場壹炮而紅。當年,乾隆留下了這樣壹句詩:“朱明千裏迢迢到此,宣之為雅,猶見其俗。韓芒修稱簡,雞缸為冠。”可見他只是把它當成了壹個好的悲劇。至於乾隆收藏的字畫,在今天,其價值肯定是不可想象的。
當今藏家的苦惱,要麽是沒錢買,要麽是有錢沒貨,這是乾隆最大的苦惱,但很難統計和鑒別。到底妳手裏有哪些好東西,有哪些值得留給後人的寶藏?為了搞清楚這兩個問題,乾隆派人去登記,於是有了《珍珠林秘殿》和《石渠寶坻》兩部傑作。所以這兩部合集剛編的時候,只是對乾隆書畫合集的壹個登記和說明。
不註冊不知道。註冊的時候我很震驚。從乾隆八年(1743)編《珍珠林秘殿》《石渠寶坻》用了70多年,才把清宮收藏的字畫古玩基本清理幹凈。珍珠林秘館收藏的作品以宗教題材的字畫為主,石渠寶坻題材廣泛。
《石渠寶坻》分三部,第壹版、第二版、第三版,分別寫於乾隆十年(1745)、乾隆五十八年(1793)、嘉慶二十壹年(1816)。《石渠》取自漢代未央宮的“石渠亭”,當時是皇家圖書館。乾隆以此名表達了對古代文化傳統的推崇和追溯。全書收錄清宮精品書畫數萬余幅。最難得的是,藏品價值經過嚴格鑒定,分上、下等級,精品被挑出來,列為壹級,詳細登記。這樣,《石渠寶坻》就從單純的“管家書”變成了後人整理書畫藝術的珍貴史料,可謂種豆得瓜。
現在的藏家特別關註石渠寶坻。只要登記的藏品出現在拍賣會上,往往都是天價。
乾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推崇,總是和他的政治交織在壹起。乾隆五十九年(1794),他在談及《石渠寶坻續篇》的用意時,特別強調這些書畫不是欣賞的對象,而是教導百姓的教科書。“有沒有可能和普通墨水比,以為可以把閑暇時間用來玩?”無論是組織編纂《四庫全書》還是《十曲寶地》,乾隆都是為了統壹文化傳統,考慮子孫後代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