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品豪茶莊成立於光緒初年,以生產大量普洱茶而聞名。
後期,宋品諾。還有甘麗珍諾。並入甘品號,然後擴大生產,壹直以生產普洱茶為主。
宋品豪茶葉全部選自義烏大葉種茶樹茶樹。
外觀緊實,湯色金黃清澈,湯汁綿軟粘稠,香氣濃郁。
是市場上不可多得的優質野生茶餅。具有壹定的收藏價值,是業內愛好者的不錯選擇。
其創始人宋吉成為當時第壹連鎖商人,因其茶而備受當時達官貴人追捧。宋吉也被當時的人們譽為“茶王”。
宋品豪發展到近代,壹度因內亂和抗戰受阻。
浪子回頭,成為茶王
還有壹個關於宋品開國的故事。
義烏鎮宋家有壹個獨子,名叫宋吉。
從小被父母慣壞,他又懶又閑。我的父親昌松在當地經營壹家茶葉店。
雖然是小生意,但因為色澤鮮亮,口感醇厚,在當地是壹絕。
當時,宋吉拿著家裏父親送的茶餅,到對的人梅小姐家裏去求婚。
為了打動梅的父親,他答應自己做茶餅。
原來是個茶餅,外表濕漉漉的,有股黴味,把美婦惹火了。
如果妳不能在第二年的這個時候之前拿出壹塊好茶點,婚姻就沒希望了。
回家後,宋吉氣憤地責怪父親。昌松流著淚說,故意拿劣質產品是為了讓他吸取教訓。
茶是性格。如果妳沒有壹個強壯的身體,妳連基本的茶都不懂,更別說妳的祖先了。妳甚至不能養活自己。
宋吉滿心羞愧。他哭了,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專註於制茶過程,
次年,我也和梅小姐結婚了。
昌松夫婦去世後,宋吉把產業越做越大。
為了紀念慈父的教誨,讓家族事業永遠興旺發達,
他把所有的茶館都命名為“宋品豪”,
成為當時第壹家連鎖店,他也被當地人稱為“茶王”。
由於其嚴格的制茶工藝和貨真價實的材料,生產的茶葉味道甘甜獨特,受到當時飲茶者的廣泛推崇,包括富商和高官。
起初,宋品豪主要以南諾山野生古茶樹的大葉茶為原料,經營幹藏餅茶。
嚴格註意泡茶過程,不包心,不攤面,好的東西留著,這在當時是必須的。
百年茶葉品牌的重構與再消亡
隨著普洱茶的興衰,這些老茶品牌經歷了沈浮。
比如義烏鎮過去的名茶品牌有松品、大昌、同慶、富源等等。
建國後,只有猛海、普洱、昆明、下關四家國營茶廠,沒有壹家私營茶店能夠繼續,導致幾十年斷層。
1971年。在總理的關心和支持下,宋代後人重建了“甘品”舊名。
宋品豪被茶人廣泛崇拜,包括富商和高官。
諷刺的是,宋品重新上市25年後。
也就是1996,10年6月,宋家後人關廠舉家遷往澳洲。宋品又滅絕了。
當時7000塊茶餅,最後壹批宋品,被茶人搶購壹空。他們大多數去了香港。
不完全統計。目前內地市場收藏者手中唯壹的絕版宋聘號不超過1500。
宋品豪的特點是對原料的選購非常講究,只用六大茶山的茶葉,以春茶為主。
有自己固定的流通渠道和消費群體,在當時是優質茶葉的象征。
主要消費群體是當時有錢有勢的人,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高端人群”。
時至今日,距離宋品再次消失已經超過10年。
在香港市場,絕版宋品的數量已經漲到了每部1000-1100港幣。
呵呵。我們普通人不敢奢望享受這茶中的珍品。唉,我們過了眼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