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時期。
格奧爾格·弗裏德裏希·亨德爾(德語:Georg Friedrich H?ndel,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巴洛克音樂作曲家,創作作品類型有歌劇、清唱劇、頌歌及管風琴協奏曲,著名作品為《彌賽亞》。
亨德爾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後來定居並入籍英國,他的名字亦改為英語化的喬治·弗雷德裏克·亨德爾(英語:George Frideric (or Frederick) Handel)。
亨德爾的風格明顯受到意大利巴洛克風格的作曲家以及德國中部傳統復音音樂的影響。音樂家溫頓·迪恩認為:“從亨德爾的歌劇中可以看出他不只是位偉大的作曲家,也是第壹流的劇作家”。在歌劇《亞力山大的盛宴》(1736年)受到好評之後,他將合唱部分翻譯為英文。
在《彌賽亞》(1742年)成功之後,亨德爾沒有再寫過意大利文的歌劇。他在英國最後的十五年幾乎眼盲,是壹個受尊重的富人。亨德爾於1759年去世,人們為他舉行隆重的國葬,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亨德爾被譽為是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之壹,其作品《水上音樂》、《皇家煙火》和《彌賽亞》至今仍然廣為人知。
他創作了四首加冕頌歌,其中《牧師紮多克》(1727年)是為喬治二世的登基所作,後來在每次英皇加冕時演奏。亨德爾在三十年內創作了四十余首歌劇,1960年代以來,巴洛克音樂及復古風格演奏的復興令人們對亨德爾的正歌劇重新燃起了興趣。
影響
十八世紀有二個人保存及收集亨德爾的作品,壹位是鄉紳塞繆爾·赫利爾爵士,他的收集後來形成肖-赫利爾音樂收藏的主軸,另壹位是廢奴主義者格蘭維爾·夏普。
國家肖像館在亨德爾誕生三百周年的紀念展,其目錄有列出這兩位十八世紀末的人,稱他們是“借由他們積極的熱情,留給我們(有關亨德爾)確實的證據”。
在亨德爾死後,他的意大利歌劇幾乎消失,只剩下像《塞爾斯》中的《懷念的樹蔭》等。亨德爾的清唱劇繼續演出,但在他死後不久,人們認為需要再做壹些調整,莫紮特編寫了《彌賽亞》及其他作品的德文版。
在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的前半,特別是在英語世界中,亨德爾的稱譽主要是因為他的英文清唱劇,常常是由許多的合唱團由業余聲樂家所演唱。在亨德爾逝世壹百年的1859年,在水晶宮演出了《彌賽亞》,有2765名聲樂家及460名演奏家參與,聽眾約有壹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