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壹制度的建立對二戰後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各國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美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下降,美元維持與黃金的特殊關系不再困難。
60年代末,美國進壹步擴大對越南的侵略,國際收支進壹步惡化,美元危機再次爆發。美國黃金儲備大量外流,不可能維持每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方價格。美國政府與其他國家協商後,宣布不再以官方價格向市場供應黃金,黃金市場價格自由浮動,但各國銀行或中央政府仍以官方價格結算。
1973年3月,因為美元貶值,再次引發了歐洲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熱潮。經過協商,西方國家最終達成協議,放棄固定匯率,實行浮動匯率。至此,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徹底崩潰。這是黃金非貨幣化的開始。
國際黃金非貨幣化的結果是,黃金成為了可以自由擁有和交易的商品,黃金也從國庫走向了尋常百姓家。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黃金並沒有完全退出金融領域。時至今日,黃金仍作為公認的金融資產活躍在投資領域,仍有相當數量被國家或個人作為儲備資產使用。國家對黃金管制的放開不僅使商品黃金市場得以發展,也促進了金融黃金市場的快速發展。而且因為交易工具的不斷創新,黃金市場的規模被擴大了幾十倍、上百倍。目前,在世界黃金市場上,實物黃金的交易量不到總交易量的3%,9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黃金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然而,世界各國仍然保留了很高的黃金儲備,大約3萬噸。1999年9月26日,在歐洲15國家央行的聲明中,再次確認了黃金仍然是公認的金融資產,目前仍然是具有金融屬性的特殊商品。
自從格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鉤,從此貨幣供給不再受黃金產量的約束。當貨幣不再與黃金掛鉤時,如果貨幣供應過多,就容易發生通貨膨脹,從而使貨幣貶值。這個時候,只有黃金才是最好的保值品。所以這個時候,人們就會購買黃金來保值。當然,如果發生戰爭,這個時候那個國家的貨幣就會貶值,這樣這個國家的人就會把錢賣掉,買黃金,就會造成這個國家的黃金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