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是壹個國家的象征和代表,可稱為國家名片。貨幣不僅具有經濟價值,它那精美的圖案上還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它集流通、觀賞、收藏、研究等價值於壹身。新中國的貨幣史從1948年12月第壹套人民幣發行開始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新中國貨幣在長約三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只是壹條清澈的小溪流,而這條溪流的源頭就要從第壹套人民幣的發行談起。源起——第壹套人民幣的誕生
1948年12月1日,在解放戰爭隆隆炮聲中,第壹套人民幣誕生了,掀開了中國貨幣史上嶄新的壹頁。第壹套人民幣是首次獲得“人民的貨幣”之稱的中國貨幣,壹經發行,就隨著解放戰爭勝利的紅旗,以摧枯拉朽之勢掃蕩了舊中國幾近崩潰的貨幣體系。
第壹套人民幣的發行由於歷史條件所限,***產生了從1元至5萬元12個不同面額的62種印制版本。這就使得第壹套人民幣紙幣具有更深壹步的研究和鑒賞價值,也給第壹套人民幣收藏愛好者提供了巨大的收藏投資空間。第壹套人民幣中珍品雲集,被專家稱為“十二珍品”之壹的“壹萬元牧馬圖”等12種版別的人民幣藏品每每創出天價,現在市場上全套總價已高達300多萬元,第壹套人民幣是我國人民幣收藏中最耀眼的明珠。進步——第二套人民幣的“第壹”
1949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由石家莊遷往北平,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國民經濟開始慢慢復蘇,戰時發行的第壹套人民幣不再適應新時期經濟發展的需求。於是,第二套人民幣應運而生。
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有11種面額16種版別。它首次實行主輔幣制,並發行了金屬分幣,成為我國第壹套完整貨幣體系的人民幣,其面額結構體系成為後來各套人民幣結構體系的基礎。第二套人民幣的出現,代表著壹個獨立、統壹的貨幣制度已建立起來。該套人民幣的發行過程中出現了我國第壹次也是唯壹壹次由外國代印的人民幣——“蘇三幣”,這三種由前蘇聯代印的人民幣,卻隨著中蘇關系惡化退出流通領域,現在已成為藏家眼中的收藏熱點。
完善——第三套人民幣的獨立
收藏人民幣就是珍藏壹段歷史。第三套人民幣從1962年4月開始正式發行,直到2000年7月才逐漸從老百姓的生活中淡出,在市場上***流通了38年,是現有的五套人民幣中流通時間最長的,該套人民幣取消了3元券的發行。第三套人民幣誕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困難時期,原計劃從前蘇聯引進高級印鈔機,結果因關系緊張而“泡湯”。因此,自強不息的中國人首次完全獨立設計,印制出了該套紙幣。第三套人民幣中最出名的莫過於俗稱水印蝴蝶版的 “背綠壹角券”,因為存世量少,市場價格逼近2萬元壹張,成為第三套人民幣家族中當之無愧的“幣王”;“棗紅壹角券”是首張第三套人民幣票券,早在1971年就開始只收不付,現在已極難見到,是第三套人民幣中收藏價值較高的珍品之壹。
發展——第四套人民幣的高度
從1967年1月提出設想,到1979年12月“彩色設計稿”獲國務院原則同意,再到1987年4月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的誕生之路走了20年。
第四套人民幣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應運而生,***有80版和90版兩套版本,從這套人民幣開始,熟悉了數“大團結”的中國人,重新接觸到50元、100元的“大鈔”。也是從它開始,中國的“國家名片”改變了“工農兵”的單調面孔:不但出現了領袖的頭像,也給少數民族提供了壹個特殊的舞臺。
隨著第四套人民幣逐漸退出流通領域,市場走勢傳遞出第四套人民幣升值的強烈信號,第四套人民幣大全套、連體鈔的價格也在穩步攀升,升值態勢喜人。
變化——第五套人民幣集大成
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版),隨後又發行了第五套人民幣(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根據市場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使人民幣面額結構更加合理。
該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首次完全獨立設計與印制的貨幣,其印制技術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票面設計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弘揚了民族文化;先進的科技使之在防偽性能和貨幣現代化處理上都顯示出較好的效果。假以時日,人民幣集大成之作——第五套人民幣必將成為人民幣收藏的後起之秀。 六十年壹轉眼,新中國的貨幣已經經歷了五套,除了仍在流通的第四套和第五套之外,其他三套人民幣基本上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跨越進了另壹個領域——收藏投資。然而,當我們回顧新中國人民幣的歷史,回味壹張張熟悉而又逐漸陌生的圖案,我們深刻地感觸到,新中國的國家名片——人民幣不僅在流通領域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還包含了深刻的經濟和政治內涵,也默默記錄下了社會和歷史的變遷,成為壹本了解新中國發展歷程的另類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