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第壹套人民幣的目的是為了統壹各革命根據地貨幣,革命根據地貨幣是在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被敵人分割封鎖的情況下產生的,統壹貨幣經歷了壹個曲折的過程。抗日戰爭勝利後,各解放區人民政府就展開了統壹本解放區貨幣的工作。華中解放區發行了統壹的華中幣,回收原來新四軍開辟各抗日根據地時發行的多種地方貨幣,其它解放區也采取了類似的措施統壹貨幣。但是,在各解放區統壹貨幣工作尚未完成時,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全面內戰,解放區許多地方被國民黨軍隊占領,各解放區統壹貨幣工作不得不暫時停止。
1947年夏季,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地方部隊和人民群眾的配合下,取得了解放戰爭的重大勝利。各地區貿易聯系、物資交流日益發展,而貨幣幣制不統壹、貨幣的比價不固定成了貿易往來的重大障礙,也給解放軍機動作戰中後勤補給等問題造成巨大困難。
1947年10月24日,中***中央批準了華北財經會議決議,華北、西北和華東三大解放區之間首先進行了貨幣統壹工作,冀南銀行、晉察冀邊區銀行、北海銀行和西北農民銀行幣按固定比價統壹流通。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告成立,當日即由河北省平山縣銀行發行第壹批人民幣5元第壹版、10元第三版和50元第壹版,票面“中國人民銀行”字樣是當時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應南漢宸之邀題寫的。標誌著第壹套人民幣正式誕生。
第壹套人民幣於1948年12月1日發行,1955年5月10日全面停止流通。第壹套人民幣的設計生產,是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以後,經中***中央批準,以各解放區印鈔廠為基礎,人民解放軍打到哪裏,人民幣就跟到哪裏。這套人民幣***設計生產了 12種面值、62種版別。
第壹套人民幣的特點
1、第壹套人民幣是在中國***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勝利進軍的形勢下,由人民政府所屬國家銀行印制發行的唯壹的法定貨幣。“人民”兩字說明這個鈔票的性質,它不是某個官僚資本家的或某個財政金融寡頭的而必須是全國性的、全國人民的。
2、第壹套人民幣既是戰時貨幣,又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經濟恢復時期的貨幣,它首先服務於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壹切為了戰爭的勝利”,解放軍打到哪裏,人民幣就跟進到哪裏。人民幣的發行保證了解放戰爭勝利進軍的需要,促進了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最終成為統壹的全國貨幣,成為全國唯壹的合法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的幣制混亂歷史。
3、第壹套人民幣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產物,其設計思想是以解放區的農業、工業、商業、貿易、交通、運輸等各方面的典型實例作為選擇圖樣的題材。票版的設計制作主要由解放區的印鈔廠承擔,奠定了我國人民幣印制事業基礎。 由於原材料供應狀況不同,紙張、油墨就地取材,造成鈔劵質量參差不齊,另外第壹套人民幣也沒有水印,防偽效果較差。
4.第壹套人民幣***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其中20元券第二版萬壽山(甲)和20元券第七版萬壽山(乙)、50元券第二版火車大橋(甲)和50元券第三版火車大橋(乙)、50元券第四版列車(甲)和50元券第五版列車(乙)、100元券第三版萬壽山(甲)和100元券第四版萬壽山(乙)以及100元券第六版北海橋(甲)和100元券第七版北海橋(乙),這五對人民幣的圖案相同,顏色不同。另外,1000元券第壹版耕地券是第壹套人民幣中唯壹壹枚狹長幣,其規格為150mm×62mm。(上面圖片為 前門及列車版面)
第壹套人民幣的收藏價值
第壹套人民幣面值多且種類復雜,而且流通時間短,部分版別的第壹套人民幣發行和流通數量非常少。第壹套人民幣停止使用時間已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其間又經歷了多次政治運動、經濟改革,因此收藏者留存下來的不多,能將之集全者實屬鳳毛麟角。由於不少是珍品,其觀賞、紀念、珍藏、投資價值與日俱增,受到知名拍賣行和文物收藏家的特別青睞,第壹套人民幣中壹萬元面額,有牧馬圖(有蒙文和駱駝圖(有維文)兩款。其中,1951年5月17日發行的壹萬元牧馬圖案幣(有蒙文),在1997年壹次文物拍賣會上,出價高達5萬元。業內人士分析,建國初期第壹套人民幣有其獨特身價,其中的珍藏精品價值還會走高,將來開出天價都是不足為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