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
在LOFTER中,沒有like和collection功能,而是用like把兩者結合起來。贊表示用戶對內容的支持,給內容作者壹種激勵和互動;收藏往往是指用戶喜歡某個內容,想據為己有,保留下來隨時重復觀看。收藏行為對內容有壹定的肯定作用,但不能表明收藏者的態度,偏好私人工具。喜歡贊與收藏之間的語義,喜歡弱化贊的態度,表現出態度不是很明確,但能達到社會效果;我喜歡公開收藏。內容消費者收藏後,給內容生產者壹個通知,這也在壹定程度上給了內容生產者激勵。
評論
評論往往是深入閱讀內容後引發的思考,然後將思考反饋給內容生產者,形成交流。評論有支持也有反對,但也是對內容的壹種考驗。讓內容生產者通過評論來反思,他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思考角度和結論,也能產出更好的內容。
密切註意
關註的本質是訂閱。無論妳關註的是內容(話題)還是用戶,妳都是在訂閱內容生產者更新的內容。另外,關註者就是粉絲,粉絲數是內容生產者最大的支撐,比點贊數、評論數、收藏數、瀏覽量更靠譜。
分享
其實分享是壹種把妳聽過的內容進壹步傳播的行為,同時表明妳對內容的態度。分享傾向於利用內容的傳播,所以社交或媒體平臺上會有分享功能。分享對內容傳播有裂變效應,所以在信息時代,壹旦有事發生,微博上的消息幾分鐘內就會像水壹樣具有威脅性。
推薦
推薦往往在內容與用戶的匹配上準確率很高,是對用戶的壹種照顧。在LOFTER中,推薦者看到粉絲認為更符合自己口味的,就會推薦給粉絲。再比如,電商網站會推薦與妳之前瀏覽過的產品相關的產品,新聞臺會推薦妳最近經常看的科技新聞。
對了,我還想補充壹下我對喜歡和收藏的理解。
豎起大拇指
贊美應該被看作是從評論中濃縮出來的壹種功能。現在在朋友圈和QQ空間,我們想和朋友發的內容互動,卻不知道說什麽(評論),而贊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滿足了內容生產者的虛榮心和內容消費者刷存在感的心理需求(因此,網上也有贊瘋的說法)。但是,朋友頭發的狀態,有喜有悲。應該贊美朋友失戀,老人去世的狀態嗎?贊美通常代表壹種積極的態度。如果喜歡,可以表達對朋友的關註,但不能表達關心。因此,臉書在贊美的基礎上豐富了更多的情感表達群體。
收集
收藏,言下之意就是“據為己有”。因為“據為己有”,收藏似乎有壹些隱藏的願望,所以收藏功能是壹個更傾向於工具,更少社交的功能。收藏是對內容的肯定,人們會收藏有價值的東西,但對於內容生產者來說,卻有壹種被剝奪感,比如“A收藏了妳的文章”、“A喜歡妳的文章”。妳喜歡哪壹個?我個人更喜歡聽到後者。前者雖然也表達了對內容的肯定,但心裏會有壹種“我辛辛苦苦創作的東西,妳壹分錢沒花就離開收藏”的感覺。所以大部分收藏功能不會通知內容生產者,內容生產者最多只能看到收藏的內容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