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背後,賽車發揮了重要作用。
福特將賽車場作為新技術的試驗場,將壹項又壹項嘗試過的技術應用到自主研發和自產的發動機上,並組裝到量產車型上。這種真正以消費者為導向的R&D理念,是福特在產品和技術上惠及所有人的表現,也就是善待他人。
(壹)福特汽車公司的基礎來自於賽場上創新的發動機技術。
早在20世紀初,福特汽車公司成立之前,底特律的各路汽車人才就在賽道上真刀真槍地進行路演,吸引投資者支持自己的車企。
亨利·福特是所有天才中最有思想的。
亨利·福特早就發現賽車的重點不是馬力,而是可靠性。
雖然從動力上來說,福特的抽獎車相比當時溫頓的70馬力只能輸出26馬力,但他采用了“霧化”燃油噴射系統和汽車歷史上最早的陶瓷火花塞,解決了當時點火系統常見的可靠性問題,最高時速達到116km/h,比當時的最快車速紀錄快了近65438。
最後,在比賽中,溫頓的賽車引擎點火出現問題並非偶然。憑借動力和可靠性的雙重優勢,亨利·福特率先沖過終點線,在萬眾矚目下順利奪冠。
自然,福特汽車公司是靠贏得賽車的榮耀,獲得投資而誕生的。
(2)主導全球競爭固然偉大,但它是讓所有產品從上到下受益的關鍵。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福特開始在世界各地比賽。
這時候福特的V8發動機也是先有FE系列,後有溫莎系列V8發動機。
這兩個系列的V8發動機使得福特性能車在這壹時期稱霸歐美的各種賽事。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勒芒24小時耐力賽。
1966,從零開始,只用了10個月就研發出了賽車,然後第三年,搭載FE系列7.0升V8發動機的福特GT40直接橫掃前三,終結了法拉利在勒芒的連勝。
這是美國汽車制造商在勒芒獲得的第壹個冠軍。
它也是迄今為止唯壹壹家能夠在勒芒最高組別中獲勝的美國汽車制造商。
繼1967之後,FE系列7.0升發動機幫助福特GT40衛冕。
從1968開始,勒芒修改了規則,最大排量限制在5.0升。福特轉向溫莎V8發動機,繼續在勒芒稱王。
除了勒芒,福特這兩個V8家族在美國的直線加速賽中也創下了英國的陸地速度紀錄,成就了巴納斯卡車賽。
賽車有什麽用?
除了宣傳自己,來自賽車的先進技術不僅應用於性能車,也應用於福特的所有產品。
比如現在,福特會在發動機臺架上直接模擬發動機在消費者手中會遇到的所有惡劣條件,以保證發動機的質量和性能。
可見,從上到下,參與汽車賽事讓旗下所有產品直接受益於賽事,壹直是福特的信條之壹。
(C) EcoBoost發動機,比賽驗證的絕對性能和節油效率。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汽車發動機行業發生了壹件大事。福特率先發現了用芯片軟件控制發動機的無限潛力。
通過芯片控制,它可以保持最佳的燃料和空氣比例,燃燒效率更高。純機械結構幾乎不可能實現這壹點,這凸顯了福特的遠見。
其次,第二代芯片不僅可以控制空燃比,還可以控制噴嘴和點火角度。
之後芯片還加入了通訊和自檢功能,逐漸發展成為現在的ECU。
2003年,福特推出了線控油門技術。通過這項技術,工程師可以微調各種系統,以確保更高效、更強大和更經濟的駕駛體驗。
2010年,福特創造了當時汽車工業史上最復雜的軟件套件之壹,使新壹代發動機在動力和效率上達到了要求的水平,EcoBoost系列發動機應運而生。
EcoBoost發動機自然被投入了競技場。
在1966勒芒勝利50周年之際,基於福特新壹代GT超跑打造的GT賽車專為勒芒打造。搭載3.5L EcoBoost發動機,最大功率647馬力,峰值扭矩746牛·米,百公裏加速不到3秒,可謂勒芒無限風光。
《沃德年度十大發動機》的編輯大衛·佐伊亞(David Zoia)這樣評價福特的2.3升EcoBoost發動機賽道:
“動力輸出響應迅速且相當線性,壹點也不慢。此外,獨特的創新設計、低沈有力的排氣聲以及相比競爭對手更具競爭力的價格,使其成為沃德當之無愧的十佳發動機。”
目前在中國市場,福特所有產品都已經搭載了EcoBoost發動機。
EcoBoost發動機家族包括1.0L、1.5L、2.0L、2.3L、2.7L、3.5L * *六款產品。
自推出以來,它們壹直在不斷改進和升級。比如福特探險者新推出的2.3升EcoBoost發動機,已經升級到第四代產品,是當今先進發動機技術的集大成者,可以輕松超越他們父輩的著名發動機。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