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知青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到文革結束,自願或被迫從城市搬到農村成為農民的年輕人。這些人實際上大部分只受過初中或高中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解決城市的就業問題,從50年代中期開始組織城市青年向農村特別是邊遠農村轉移。早在1953,人民日報就發表了社論《組織高中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在1955中,毛澤東提出“農村是壹個廣闊的天地,在這裏妳可以大有作為。”成了後來知青上山下鄉的口號。從這壹年起,青年團開始組織農場,鼓勵和組織年輕人參加墾荒運動。1962年提出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上山下鄉運動。1964中共中央為此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
1966,在文革的影響下,高考停止了。到1968,許多中學畢業生不能進入大學或被安排工作。此外,66-68年的文革動亂讓中國的領導機構意識到,他們需要想辦法安置這些年輕人,以免失控。1968 1968 2月22日,指示《人民日報》發表《我們也有兩只手,不要在城市裏遊手好閑》壹文,引用毛的指示“知青要下鄉,接受貧中農的再教育……”,所以很多年輕人1969下鄉。全國也開始組織中學畢業生分配到農村。從1971開始,農村知青的很多問題開始暴露出來,同時中國也開始給城市下放的知青分配壹些工作。而通過這種方式回城的知青,大部分都是通過關系獲得回城的機會。到了1976,連毛澤東也感到了知青問題的嚴重性,決定重新考慮。但時至今日,每年仍有數百萬青年知識分子被分配到農村。毛澤東的去世暫時擱置了知青問題。
1977恢復高考,大多數農村知識青年想盡辦法回到家鄉。1978年冬天,雲南知識青年以請願、罷工的形式表達訴求,再次讓國人感受到了問題的緊迫性。1980年5月8日,時任中共中央* * *總書記的胡耀邦提出不再下鄉。65438+10月1中國* * *基本決定了過去下鄉的知識青年可以回老家城市。
那個時代的海報
從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鄉的知青總數估計在12萬到18萬之間。【編輯此段】年表1)1955年起,有報道稱河南省佳縣市大李莊鄉壹批中學畢業生回鄉參加農業合作化運動。到1960年,知青下鄉處於試驗階段,規模很小。當時的知青基本是指農村戶口畢業後回到農村的,本文稱之為“早期知青”。"。“早期知青”在城市裏也有大量有組織的知青。
2)1964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動員和組織城市知識分子參加農村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草案)》。中央成立了“知青下鄉指導小組”和安置辦公室,各地區也成立了安置知青下鄉的專門辦公室。在此之前,已經有兩位數量相對集中的畢業生於1963年6月1日上山下鄉,與6月5日上山下鄉的知青壹起,被稱為“前老三”上山下鄉知青。
3)最近三年(66-68)、新五年(69-73)、最近五年(74-78)的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