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波瀾不驚,在11月6日,張海在自己不斷的喊冤中似乎抓到了自救的稻草——兩份總金額為1.58億元的借款協議,分別在2002年不同時間簽訂。檢方同時出示的還有壹份相應的還款協議,發生在2003年間。借款協議中,簽字人為葉紅漢和張海,並加蓋有三水正天公司的公章。還款協議中除了上述兩人的簽名還有祝維沙的簽名。張海律師稱,這兩份協議能充分證明巨額資金的變動為公司行為,而非張海個人侵占和挪用。
法庭於6日下午宣布本案第二次開庭時間待定。張海大概還需要繼續享用看守所為其提供的“免費食宿”,而等待他的,是有罪還是無罪,至今難下定論。
焦聚2億挪用指控:張海是否清白?
11月2日開庭的張海刑事案,佛山市檢察院指控張海在任職健力寶集團董事長、總裁期間,涉嫌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罪,金額分別為1.2074億元、9472萬元。焦聚健力寶迷局,這也從側面透露出壹個信息,張海在入主健力寶之前的壹系列資本運作順利繞開了法律的盲點,屬合理合法的商業操作。而入住健力寶之前的資本運作牽涉到的復雜的關系網,卻似乎給張海主政健力寶及其後來的“逼宮”事件以及近期的指控埋下了隱患。
從特異功能者到藏密信徒,再到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張海最擅長的,就是把握中國急劇變革環境下在意識觀念和各項體制下的漏洞。從而侵入法律的盲區,撈取巨額財富。從這個角度上看,張海無疑是壹個成功的混世商人。
早在1988年,年僅14歲的張海考入河南大學武術專修班時,就已經以“特異功能”“著稱”。據傳能讓樹葉變小,讓時光倒流。而數年之後,大概是所謂“特異功能”僅僅是魔術這壹事實為人們所洞悉,張海開始了第壹次變臉。1992年,張海以夏日東活佛弟子身份在各地廣開藏密健身中心,傳授“密法”,招攬學徒,收入頗豐。同年,結識藏密信徒、河南省社科院哲學所辦公室主任孫嶺,經後者幫助,在該院設藏密瑜伽文化研究所,任所長,由此獲得“官方身份”,聲名日隆。而通過這壹研究所,張海名正言順地開辦講課,由此圈得高達數千萬的財富。
張海利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人們的非理性意識,通過“神秘魔法”迅速擠進富人階層,而這也為其第二次變臉提供了基礎。1995年,當張海舉家遷居廣州的時候,他已經“搖身”變成了擁有名車和豪宅的新興富豪。此時的張海,已逐漸將目光轉向中國不完善的資本市場,商人的投機本性使其在之後的數年內頻頻涉手資本運作。
1996年,張海和他的另外兩個夥伴籌資1億改組了中航科技下面的壹家財務顧問公司,即後來的深圳凱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00年4月,凱地聯手河南心智收購了深圳東方時代投資有限公司;2001年,頻頻得手的凱地又先後介入了銀鴿投資、深大通和浙江國投;2002年初,張海“輕取”健力寶。至此,張海完成了富豪到“資本巨鱷”的變臉。而在後來與祝維沙、葉紅漢等人的諸多瓜葛中,也顯示出其入住健力寶獲40%的股權的空手道資本戲法。
從2002年2月出任健力寶總裁到2004年8月“下課”,張海和健力寶之間的關系也可謂撲簌迷離。2004年8月26日,廣東健力寶集團董事會發表聲明,宣布解除張海的董事長和總裁職務,張海的任何言行都不再代表健力寶公司。2004年11月14日,張海以健力寶集團董事的身份與北京匯中天恒董事長李誌達簽訂協議,李誌達出資2億元收購健力寶。
從推出“第五季”和“爆果汽”到“健力寶”的退市,從動用健力寶資金用於資本市場的投資到被董事會“逼宮”,張海兩年多的健力寶總裁生涯暴露在媒體的聚光燈和健力寶董事會的權利爭奪中,並沒有多少值得稱贊的地方。應該說,張海任健力寶總裁並沒有從企業的使命出發去調整戰略,而是健力寶成為張海資本投機的壹個砝碼。而健力寶這壹民族品牌在市場上的頹敗更直接地造成外界對張海的傳言不斷,2005年3月25日,張海被佛山警方拘留審查。自此,張海被“看守”長達近19個月。
11月2、3日,佛山市中院連續兩天開庭審理“張海案”。根據佛山市檢察院指控,張海在任職健力寶集團董事長、總裁期間,涉嫌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罪,金額分別為1.2074億元、9472萬元。
檢方指控的第壹筆金額1.2074億元可追溯到張海收購健力寶集團75%股權之後提前入主健力寶任總裁時,指使健力寶集團執行總裁張金富等人前後挪用健力寶集團款項***計8500萬,轉給健力寶飲料廠所屬的佛山市三水區公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下稱三水公投),作為股權轉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