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人印章精品數不勝數,重慶出版社於1999年出版的《元代印風》壹書中就列舉出了約270余枚各種印章。這些印章均渾厚雋永、酷似璀璨的晨星,神采耀人,並在漢印的基礎上刻意求新、銳意創新,細線條開始變粗獷神暢飄逸,由於章法、線條上、內容上、形式美的吸引,傳承為許多後來文人墨客競相模仿學習的榜樣。
在元代民間大行其道的押印上的楷書,多采用無拘無束的民間書體,天真歪倒,俯仰自得,隨心所欲,顧盼有情,率真自然,極富印章意趣。如“楊”、“魏”等。更多的是上部為楷書姓氏,下部為花押的姓押印,如“宋押”、“姜押”。這類印多為豎長方形,類似秦漢時期的“半通印”,為元押藝術的主流和代表。
元押上的文字,不拘壹格,種類繁多,印章體形也五花八門,形態各異。有獨字的姓氏印,有單押字印,更有旁人根本不識的類文字印。另外,還有壹些別具壹格的六角形、八角形、亞字形及銀錠形印。
由於蒙古人及色目人不諳漢人文字,所以有很多花押上雜用漢字和蒙文,即八思巴文。印章往往上為漢姓,下為八思巴文。還有壹些元押幹脆純用八思巴文,除常見的方形和長方形外,更有標新立異,幾不見於傳統漢人印章的魚形押、琵琶形押、葫蘆形押、壺形押等。
元押中的圖形印也十分豐富,按其內容又分為人物形押、動物形押、植物形押、器物形押、圖案形押等多種。另外,由於基督教、佛教、道教的盛行,還出現了壹些宗教押印。
從鈕制上講,與隋唐宋元官印系統幾乎千篇壹律的“印把子”撅鈕和鼻鈕相比,元押鈕式的豐富也使人大感耳目壹新,在古代印鈕譜系中堪稱奇葩。
元代蒙古人騎馬進入中原,遊牧為生的蒙古人本就有身佩腰刀及其他飾物的傳統,所以他們把這壹習俗也帶到了中原,反映在印章上,無論什麽鈕式的押印,都有壹個可供穿系的小孔,以便於隨身佩帶。
元押鈕式大致可分為鼻鈕、橋鈕、壇鈕、錢幣鈕、人物鈕、動物鈕等,其中以鼻鈕為最多,以動物鈕和人物鈕最為活潑精彩。動物鈕有獅、虎、馬、雞、狗、蛙、蛇等,人物鈕有男有女,或立或踞。豐富多彩的元押鈕式在古印譜系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總之,元代花押印稚拙淳樸,盡洗鉛華,堪稱壹枝獨秀,放射出我國古代篆刻藝術的燦爛色彩。
花押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