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行事。此人也似乎大闖其禍。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他策劃了原紅塔集團的老總儲時健先生的壹文《中國煙王儲時健》,出了壹本增刊,被紅塔集團索賠1300萬元,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南方周末發了兩個專版報道此事。
從上世紀80年代末,曾策劃改編日本動漫《克賽前來拜訪》、《我是希瑞》,兩套各10本的漫畫書,發行百萬套。讓發行商大賺其錢,發行商轉款逃到泰國,不見蹤跡了。通過著名作家石言先生(《柳堡的故事》的作者),找到南京軍區任職王宣先生,為其策劃了《許世友之謎》,出版增刊,發行量高達幾百萬余,從而引發中國的將帥體裁的熱潮。他沒有就此罷手,壹連串策劃出爐《彭德懷之謎》、《葉挺將軍之謎》,還有為顧保孜策劃的《我的父親朱德》,成為壹時的暢銷作品。策劃石言先生主編《現代雜誌精品》四卷本,策劃張賢亮先生主編的《世界微型小說精品》,很是火熱。
主編有《2006年中國武俠文學精選》、《中國新武俠典藏書系》***四卷。
此人工作狀況,演義了三起三落的人生戲劇。好就好在這樣壹個工作狂人,沒有了工作就寫作。表面看來兩不誤。但壹個人如果出版人時想當作家,寫作時又想當老板,終不能成大事。這也算是壹個教訓。
在事業上獨具開創性。從上世紀90年代,參與海南《現代青年》雜誌創辦算起,先後參與創辦南京讀者書店(現為江蘇新視解文化公司)、浙江新視解文化公司、湖北新視解文化公司(已經不在了),使其圖書發行在華東壹帶成三角鼎立之勢。
參與創辦過今古傳奇《武俠版》、《奇幻版》、《故事版》等刊,《武俠》、《奇幻》發行量、影響力均為同業第壹,《故事版》為同業第二,三刊目前月總計發行量約180萬冊。在此基礎上,今古傳奇成為中國大眾通俗文化基地。
2009年6月,為適應市場需要,今古傳奇報刊集團實行改制,將原圖書編輯部重組為今古傳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任命時任集團副總經理他為總經理,探索新的出版模式。代理並出版國內外的大眾傳播文學作品,與國外二十多家知名出版社建立了聯系,亦與國際上許多著名的版權代理公司保持著合作關系。很快,就建立了智行天下、迪士卡、貓武士、同文天下等多個品牌。特別是從英國引進的《貓武士》系列小說,被少年兒童爭相閱讀。這也是他多期刊出版的壹次華麗轉身,以壹種強勢的姿勢,進軍少兒圖書市場。
在出版圖書的同時,“今古傳奇”也憑借品牌優勢和創意能力,在多個文化領域進行探索和創新。公司組織了北大、復旦、浙大、武大等四十多所大學的專家學者,組建中國武俠大獎秘書處,承辦中國武俠大獎----中國武俠小說獎、中國武俠學術獎、中國網絡武俠獎、中國武俠文化傳承獎、中國武俠動漫獎、中國武俠遊戲獎6項大獎,獲得很好的社會影響。
為了適應新的市場需要,探索新的創意領域,公司組織央視、影視和動漫學院等壹批高端動漫專家學者,開展中國動漫原創大討論,引發了全國範圍內動漫人的熱議。公司正逐步籌備搭建動漫原創文學服務平臺,強勢進入動漫產業,充分體現“今古傳奇”的品牌效應。
在寫作上很不走運。從上世紀1984年代,開始文學創作,《扭曲與掙紮》(長篇)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沒有什麽影響。但在各個文學刊物上發表中短篇作品,也沒有引起關註。但是通過網絡發表產生了壹些效果。比如《尋找鍋蓋的日子》在榕樹下發表獲獎,《都市童話》獲獎。《駕獨輪車飛翔》引起了評論界的關註。發表的作品如《午夜裏,粉紅色的大海》、《夢幻海南》,闖海者的故事,有著鮮明時代的烙印。他作品的特點,與他本人的經歷壹樣,極具時代性,也極具飄泊性。追求所謂純文學,故作品大多晦澀難懂。其作品基調壹般偏冷灰,難以在主流文學中有生存空間。久之,便三心二意,再之時代變化太快,還想與時俱進,故心浮氣躁,不再刻苦為之。
《四十歲的壹對指甲》(長篇)、《楚國往事》(歷史隨筆)、馮知明作品集壹套三卷《靈魂的家園》、《對生活發言》、《鳥有九靈》。臺灣出版了散文集《童婚》等。應該有300多萬言,但其影響絕對沒有其他方面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