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黃庭堅
1,人物介紹
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本名魯直,洪州汾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富翁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創始人,與杜甫、陳師道齊名。
他們與、晁、秦觀都曾就讀於蘇軾門下,合稱“蘇門四學士”。他生前與蘇軾齊名,被世人稱為“蘇黃”。
2.代表作品介紹
《宋風閣鐵石》是黃庭堅七言詩的駢本,墨印本,長32.8厘米,寬219.2厘米。全文共29行,153字。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松風閣位於湖北省鄂州市西部西山靈泉寺附近,海拔1.6米以上。古稱礬山,是孫權講武講文,設宴祭天的地方。
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友人遊湖北礬山,途經松林中壹亭,夜宿聽松濤。
3.書法的藝術特征。
黃庭堅擅長行書和草書,楷書也是他自己的。特點:矛,大戟,嫩,滯。
第二,米菲
1,人物介紹
米非(1051-1107),原名坤,後改稱坤,本名米或錢,湖北襄陽人,名海嶽外氏,也有昆雄、霍正的後代。
北宋書法家、畫家、繪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並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外交大臣。原籍山西,後遷居湖北襄陽,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
能寫詩,擅長書畫,鑒定精準,書畫自成壹家,創立了“米甸山水”。是畫家、鑒定家、收藏家。他性格怪異,行為瘋狂,遇到石頭就叫他“兄弟”,對他頂禮膜拜,所以叫他“米顛”。
宋徽宗被任命為書畫博士,又名“米襄陽”、“米南宮”。
2.代表作品介紹
《顏明山》是北宋時期米芾寫的手卷。它現在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顏明山》分為三段:第壹段是米芾寫在南塘誠信堂紙上的三十九個行書字;第二段是繪制的“山地研究圖”;第三段是晉代米芾之子米友仁、米芾之侄王庭筠和清代畫家陳豪的題字。
《顏》跌宕起伏,自由抒寫文字,不受前人法度的束縛,抒發其天然的意趣。
顏是米芾書法的傑作,是米芾大字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3.書法的藝術特征。
擅長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擅長臨摹古書,達到了易混淆的程度。
第三,蔡襄
1,人物介紹
蔡祥(1065438+200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被命名為莫峻。興化軍出生於仙遊縣慈孝裏赤嶺(今福建省仙遊縣)。北宋名臣,書法家,文學家,茶學家。
天盛八年(1030),蔡襄成為秀才,先後擔任關閣校勘、諫官、史家、知識分子專利、龍圖閣學士、樞密院學士、翰林學士、三秘、端明堂學士。
作為福建路轉運使,他對泉州、福州、開封、杭州都有所了解。治平四年(1067),蔡襄去世。累歸少師,謚號“忠義”。
2.代表作品介紹
《萬安橋》全文為***153字,楷書,記載了建橋的時間、年代、長寬、花費的銀子、涉及的人員等。,並刻在兩塊石碑上。
每塊碑高2.89米,寬1.46米,厚0.3米。碑分為六行,每行長1.8厘米,寬1.5厘米。現存有兩塊碑文,其中壹塊是1963損壞後翻印的。
另壹個是北宋的原雕。原露天崖刻在左岸,宣和室(1119-1125)由蔡襄的曾孫蔡桓在泉州做船公司,後成為周知,在寺內重新刻。萬安橋紀念碑為洛陽橋增光不少。
3.書法的藝術特征。
蔡襄擅長正楷、行書、草書。他的書法蒼勁凝重,古樸優美,自成壹家。展出蔡襄的書法時,突然覺得臉上有壹縷春風,充滿了華麗的溫雅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