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徐悲鴻紀念館新館這個月向大家免費開放了,走進紀念館,貼近名人,是我們在參觀過程中可以學到的知識,我們在參觀展覽,藏品時貼近年代,更好的有助於我們了解作品,下面為大家介紹北京徐悲鴻紀念館參觀攻略。
紀念館收藏並展示了徐悲鴻先生創作的國畫、油畫、素描以及書法等作品壹千二百余件,徐悲鴻先生收藏的中國歷代繪畫作品和歐洲近現代油畫、素描作品壹千壹百余件及畫冊、圖片等各類珍貴的美術資料壹萬余件。這些珍貴文物和資料,是徐悲鴻先生的夫人廖靜文女士,在徐悲鴻先生去世後,按照徐悲鴻先生生前的願望,全部捐獻給國家的。
交通路線指南乘車線路乘坐地鐵2號線,在積水潭站下車(C西南口出),步行450米即到。乘坐22路、38路、47路、83路、88路、409路、609路、626路、690路,積水潭橋南站下車,步行200米即到。
自駕線路:沿二環行駛,從新街口/北太平橋出口離開,行駛240米,過德勝門橋約230米後直行進入德勝門西大街。沿德勝門西大街行駛420米,在積水潭橋左轉,行駛40米,直行進入新街口北大街。沿新街口北大街行駛360米,過左側的肯德基新街口餐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
講解服務指南
講解員講解:周二至周日上午10:00、下午14:00,將由講解員或誌願者為觀眾提供展廳講解服務。觀眾需提前10分鐘等候,等候地點:壹層服務臺旁。
臨時展覽:大師眼中的大師展覽時間:2019-09-16-2019-11-29展覽地點:四層集萃廳(臨時展廳)
展覽簡介
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壇,齊白石與徐悲鴻的藝術交往堪稱壹段佳話。徐悲鴻不遺余力地推薦齊白石的藝術,購藏其書畫精品、為其出版畫集,還“三顧茅廬”聘請齊白石到藝術學院任教,在齊白石的晚年更是無微不至地照料著老人家事。齊白石認徐悲鴻為人生最重要知己,感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從1928年徐悲鴻赴北平大學藝術學院任教算起,到1953年辭世,他與齊白石密切交往二十五載。這段藝壇的忘年交也為中國美術史增添了許多溫情的色彩。
基本陳列介紹第壹展廳位於紀念館壹層,主要展出徐悲鴻生平資料、徐悲鴻在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和其耗盡壹生心血的歷代收藏,以及故居復原場景、信、悲鴻衣物、悲鴻畫具等內容。
第二展廳主要展出徐悲鴻的主題性繪畫創作作品,以及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期間的作品,以人物畫為主。
第三展廳主要展出徐悲鴻中晚期代表作品及生平圖片。作品分為寫生入神——徐悲鴻筆下的動物、花卉;妙造自然——徐悲鴻的風景題材繪畫;翰逸神飛——徐悲鴻的書法三個主題。
博物館文創紀念品:筆記本、反向扇、咖啡杯、奔馬U盤、充電寶、帆布包等
徐悲鴻紀念館內設部門有:辦公室、展覽典藏部、事業拓展部、社教部、安全保障部。
參觀須知1、除身份證以外,如您有其他有效證件,如護照、軍官證、殘疾證和老年證等證件,需持證件原件到本館現場領票。
2、因我館無停車位,建議觀眾綠色出行,選擇公***交通來館觀展。
3、請自覺接受安檢,嚴禁將易燃易爆、管制械具等危險品帶入館內。
4、展廳內請勿攝像;拍照時請勿使用閃光燈及三角架。
5、請自覺遵守參觀秩序,請勿大聲喧嘩、追跑打鬧。如遇各類突發事件,請服從工作人員指揮。
我們更多的人在參觀名人故居和紀念館時是帶著敬仰之情和故事感走進作品和人物的,所以參觀要註意現場秩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