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4本經典攝影書推薦

4本經典攝影書推薦

《論攝影》攝影人必讀的思想聖經  作者:(美)蘇珊?桑塔格著 定價:16元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蘇珊?桑塔格的

《論攝影》,被譽為攝影乃至文藝批評的經典。桑塔格從哲學、藝術、歷史等不同的角度對攝影作品和攝影本身進行剖析,闡釋攝影的本質和影響,雖然她本人“反對闡釋”。

本書開篇借用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的洞穴比喻,論述了攝影對傳統認識論的哲學挑戰。柏拉圖以來的哲學家們壹直排斥對世界的圖像性描述,但攝影技術和其他復制手段的出現對這種哲學傳統提出異議。攝影作品區別於其他“圖像”,它提供了世界的真實片斷,桑塔格說:“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

“醜陋或詭異的題材之所以感人,是因為攝影者的用心將之高貴化了。”

“攝影具有壹種無可逾越的力量,決定了我們從事件中回憶什麽!”

《觀看之道》罕有匹敵的攝影書

作者:(英)伯格著,戴行鉞譯

定價:18元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就對藝術的刺激與影響而言,約翰?伯格的《觀看之道》是罕有匹敵的。全書包括7篇文章,其中4篇,圖文並用;其余3篇,純用影像。每篇文章討論壹個主題,諸如:藝術與政治,女性作為觀看的對象,油畫自身的矛盾以及廣告與資本主義白日夢。30多年來,本書激起的爭論歷久不衰,其觀點成為攝影領域的常識。

在書中作者指出了“看”並不只是簡單的視力的觸及那麽簡單,它飽含著豐富而復雜的含義,“看”與我們的背景有關,“受知識與信仰的影響”,“取決於個人獨具的觀看方法”,人們在觀看壹幅作為藝術品出現的畫時,又受如“美”、“真理”、“天才”、“品味”等的影響。作者關於照相機、攝影機的發明對已有的繪畫作品的影響的闡述尤為精辟,他認為這樣的復制使得細部脫離了整體,同時重現的圖畫使得拍攝者而非畫作者成為了向觀看者闡述圖畫的角色。正如本書最後的壹句話“讓讀者續下去”,更多“看”的門道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會,去摸索,不必強求壹致,只要能從畫作中發現讓自己宛爾壹笑或值得回味的東西,那麽我們就或許算是摸到了些“看”的門道吧。

《明室》壹本如何“看攝影”的參考書

作者:(法)羅蘭?巴特著

定價:18元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為什麽那麽多偉大的作品,有時候反倒看上去那麽普通,那麽漫不經心,沒什麽技術,這不是壹本教妳如何取景、如何抓拍、如何使用快門光圈的書,符號學家羅蘭?巴特告訴我們,好的照片是壹個永恒的瞬間,它不僅僅是那壹瞬間的事情,它讓人看到了那壹瞬間的過去,想到了它的未來。

“對我來說,攝影的身體器官,不是眼(眼讓我害怕),而是手指,是和鏡頭快門以及玻璃感光片(當時的照相機上還有這種東西)的金屬槽連著的手指。我喜歡這種機械響聲,喜歡得幾乎使我產生快感,好像攝影的這種聲音本身――而且只有這種聲音――抓住了我的欲望,短促的壹響,要命的曝光完成。我並不覺得‘時間’的聲音淒慘;我喜歡大鐘、時鐘、手表――而且我記得,最初,照相器材屬於高級木器工藝技巧和精密機械。說到底,照相機是些有待研究的時鐘,也許,我這樣壹個老派人物還能在照相機裏聽到木材的生動響聲呢。”

“研究照片具有的壹種證明力,這種證明針對的不是物體,而是時間。依照現象學的觀點,照片的證明力勝過其表現力。”

《破碎的夢想》第壹本在海外組稿的攝影畫冊

(當代外國紀實攝影精選)

譯者:鄧新裕

定價:80.00元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M?亞伯拉罕斯、G?門德爾、H?洛根等活躍於當今歐美攝影界的紀實名家,以十個專題壹百余幅作品,記錄了當代西方攝影家對世界的觀察與思考。從中東沖突到非洲艾滋病蔓延,從狂歡者的盡情宣泄到宗教徒虔誠的膜拜,人類種種生存狀態,在攝影家的獨特視角下,無不得到深入而有震撼力的表現。中國讀者可從中領略紀實攝影的多種風格和攝影藝術的發展趨勢。

本書的選題既體現了報道攝影關註社會重大問題和熱點問題的傳統,又覆蓋了廣泛的生活面。有的選題體現了文化(比如宗教)在心靈成長中的深刻烙印,這種烙印最初可能產生於孩提時代的壹次受洗或者所參加的某次神秘儀式,而攝影師則在成年之後通過影像來探索幾十年來縈懷難去的童年記憶。本書特耐讀的另壹點是攝影的跨文化視角。作品《巴西的化身》已成為跨文化研究的典範影像,而這種具有學術研究品位的跨文化視角是中國攝影師所缺少的。

(中國移動周刊)

  • 上一篇:世界經典攝影書籍推薦
  • 下一篇:出圈的國樂大師方錦龍和他的五弦琵琶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