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蛇節”的蛇藝表演中,壹名陌生男子將兩條蛇放在鼻子裏,讓它們從嘴裏穿過。王尚書在前幾年的蛇節上被拍到。
壹位蛇藝術家把手伸進了眼鏡蛇的嘴裏。於方善
第壹次抓蛇,她又害怕又好奇,忍不住捂嘴。於方善
福建簡稱“閩”。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民”字的解釋是:“民,東南越,蛇種”,可見“民”與“蛇”有著不解的文化淵源。於方善
張虎鎮位於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是閩江上遊的壹座千年古鎮。當地村民視蛇為他們的圖騰。他們尊重蛇,避免吃蛇肉。
張虎蛇王廟位於張虎鎮東側的碼頭上。這座寺廟與其他寺廟的不同之處在於,寺廟的頭部在其檐角處被雕刻成蛇頭,栩栩如生。蛇王廟又稱“連公廟”、“福慶殿”。至今,這裏還保留著壹項古樸的民間文化活動——祭蛇。陳茂軍攝
據說,保存完好的張湖蛇崇拜文化與當地的民生息息相關。過去,張虎湖也被稱為“張滬阪”,當地大多數人靠水運為生。“班”在古越語中是“水邊的村莊”的意思,舊“張虎班”的地形就像壹個巨大的木筏。張萊克祖祖輩輩都靠水生活。然而,這裏有許多危險和蛇,這使得古代張萊克的生活很艱難。面對蛇害,湖人張不得不和蛇“攀親戚”,希望得到它們的“庇護”。於方善
每年“蛇節”前壹個月,張虎鎮的成年男子都會去山野捉無毒的蟒蛇和錦蛇,然後交給蛇王廟裏的祭祀組織者“蛇爸”。“蛇爸”把蛇放在特制的蛇缸裏,然後給抓到蛇的成年男子頒發證書。於方善
8月27日,7月的第六天,也就是“蛇節”的前壹天,張虎鎮舉行了祭拜蛇王的儀式。於方善
28日,七月初七,“蛇節”。早上6點,村民們開始準備各種祭品。有證件的成年男子到蛇王廟,從“蛇爸”那裏拿了壹條蛇,參加“蛇節”遊行。巡遊結束後,這些蛇將被放歸大自然。鄭攝
因為天氣太熱,蛇容易不適。“蛇節”那天,大家把蛇拿出來後,用水洗幹凈,幫助它們降溫。於方善
早上7點,遊行開始。小鎮街頭,彩旗飄揚,遊行隊伍鳴響,大人們擡著偶像,孩子們組成兵器陣和腰鼓隊。遊行隊伍中,有壹支隊伍是用活蛇遊行的,叫做“蛇賽隊”。每個隊手裏或肩上和脖子上各有壹條蛇。張攝於往年蛇節。
蛇王廟裏的“蛇王”體重60多斤,成年人很難駕馭。遊行隊伍經過的地方,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支起香案,燃放鞭炮,祈求壹年平安吉祥,豐收。村民們說,鞭炮放得越多,表示的敬意就越多。於方善
據南平市延平區張虎鎮文化站站長、張虎文沖蛇文化研究會會長王尚樹介紹,張虎湖人不僅親吻、尊重蛇,還馴服蛇。鄭在前幾年的蛇節上被拍到。
葉全家都是練蛇的,村裏人習慣叫她們“蛇姐”。於方善
馴蛇人說,抓蛇的時候,手的力量不能大。雙手要輕輕托住蛇脖子和靠近尾巴的蛇身,然後準備濕毛巾介紹蛇節。幾分鐘後會擦涼,“等”的舒服了,蛇也就馴服了。王尚書攝
來這裏參加“蛇節”的遊客和當地人擠滿了張虎鎮文化廣場周圍的道路。王尚書攝
很多初來乍到的遊客被當地的氛圍所感染,開始近距離接觸蛇,並與它們合影。於方善
今年的“蛇節”是最小的蛇。它的身體比手指還細,長度只有20厘米左右。王尚書攝
在張虎鎮,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訓練蛇的技能。鄭在前幾年的蛇節上被拍到。
在蛇藝表演中,兩條眼鏡蛇對峙。於方善
張虎鎮崇拜蛇,甚至當地的月餅也是蛇的形狀。於方善
祭拜結束後,村民們打開蛇甕,七八條大蛇壹條壹條跳入水中。壹入水,蛇就昂著頭,遊到河對岸樹木最茂密的山坡上,跳進了森林。往年“蛇節”上拍的。
收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