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卡奇從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商品拜物教入手,指出藝術具有反拜物教的功能。
準時間和準空間
第10頁
商品拜物教導致時空分離。與其他理論家不同,盧卡奇指出藝術是準時間和準空間的辯證統壹。傅麒麟也認為“藝術是壹種同質的媒介,它不僅具有空間性,還具有時間性,造型藝術具有準時間性,時間藝術具有準空間性。”正是藝術的這種時空特性,打破了資本主義社會日常生活中的時空分離。藝術中的繪畫、雕塑、建築以感官可見的影像形式表現運動的事物,在不破壞瞬間的情況下以影像形式再現。
第11頁
鑒於客觀世界,這些圖像具有“豐富的瞬間”,對接受者具有情感刺激作用。接受者在準時間和準空間中體驗了壹個反映現實的真實世界,打破了拜物教。
(B)時效和不確定性
留下壹些文字上的“填空”,意義深遠。這種藝術上的不確定性,對於豐富作品內容、塑造人物形象、重新欣賞接受者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盧卡奇在文章中指出,作者描述海倫的長相是沒有用的。
第12頁
具體、華麗、確定的語言來定義,而是通過特洛伊長老看到海倫時的壹系列表情和動作來襯托海倫的美麗。規定的不確定性是偉大藝術作品的重要手段。
內在的和實質性的
在科學時代的今天,物質性逐漸退居幕後,內在性的作用逐漸消失,但審美中存在物質性和內在性的辯證統壹。人對自然的征服是通過物質的外在作用實現的,當然是在行動之前。
第13頁
內部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實體和內在分離,就會產生純粹的精神唯心主義和死的唯物主義。藝術作品是實體和內在性的統壹。它通過細節描寫來豐富作品的內在性,使作品中的個體角色參與到更高的秩序中,進而實現人的整體性和普遍性。
(4)因果性、必然性和偶然性
就因果性和必然性而言,藝術作品只會讓它們顯得死板、單調、膚淺,讓讀者失去閱讀的興趣。做同樣的事情
第14頁
只有產品中的偶然性,才會讓作品顯得陌生而神秘。可見,兩者在作品中的割裂,會導致作品千篇壹律,讓人讀起來索然無味。因此,因果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統壹,使作品呈現出生動的狀態,尤其是對偶然性的恰當運用。
藝術的作用可以使“壹個完整的人”達到“壹個完整的人”,進而打破對藝術的拜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