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書籍的大量生產增加了書籍保存的機會,降低了手寫書籍因收藏有限而消亡的可能性。由於印刷書籍的廣泛傳播和讀者數量的增加,教會過去對學術的壟斷受到了世俗人士的挑戰。
宗教著作的優先地位逐漸被人文主義者的著作所取代,讀者對古籍中的差異和矛盾有所了解,從而削弱了對傳統說法的信心,為新知識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印刷使版本統壹,這與手稿中不可避免的錯誤有明顯的區別。印刷本身並不能保證文字的正確性,但是印刷前的校對和印刷後的勘誤表讓印刷出來的文案更加完美。
通過印刷商的前期編輯,書籍的形式越來越統壹,而不是以前的手工文案自己的興趣所在。這些都使讀者養成了系統的思維方式,促進了各種學科組織結構的形成。
擴展數據:
中國是印刷術發明的地方。許多國家的印刷技術要麽是從中國引進的,要麽是在中國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日本是繼中國之後第壹個發展印刷技術的國家。8世紀,日本可以用雕版印刷術印刷佛經。朝鮮的雕版印刷技術也是從中國傳入的,並開始在穆宗印刷儒家經典(998~1009)。
大約在公元14世紀,中國的雕版印刷技術通過中亞傳到波斯,又從波斯傳到埃及。波斯實際上成為了中國印刷技術向西方傳播的中轉站,直到14年底才出現了木卡、聖像和供歐洲學生使用的拉丁文教科書。大約在公元14世紀,中國的木制活字技術傳入朝鮮和日本。朝鮮人在木制活字的基礎上創造了青銅活字。
中國的活字印刷技術由新疆經波斯和埃及傳入歐洲。1450年左右,德國美因茨的約翰內斯·古騰堡受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影響,用合金制作了拼音活字,用於印刷書籍。根據他從壓酒機改進的機器設計,古騰堡開發了使用凸起的活字印刷,從壹開始就使用油性墨水。
印刷技術傳入歐洲,加速了歐洲社會發展的進程,為文藝復興的出現提供了條件。馬克思把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的發明稱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中國人發明的印刷術為現代社會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