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整個錢幣市場行情都處於上升期。 某收藏品公司副經理王燕斌說,“目前,只要是精品、珍品就能引起買家的追逐,成交相當活躍,其升值潛力也十分可觀。去年底人們雖然縮緊了錢袋,但錢幣收藏館卻壹直人氣很旺。錢幣收藏的人群也越來越年輕化,大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玄鷹說,錢幣出現並被廣泛應用,從夏商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我國錢幣種類復雜,按照收藏者的習慣分為:古錢幣、近代機制幣、紙幣、現代流通硬幣(含流通紀念幣)、現代貴金屬幣。古錢幣按質地又可分為:銅幣、鐵幣、銀幣、鉛幣等;按形狀分為:銅仿貝、刀布幣、方孔圓錢等。 錢幣收藏在整個郵幣卡收藏市場中是發展最快的板塊,盡管收藏人數還不及郵票收藏者多,但錢幣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並不比郵票遜色。因此,近十年來錢幣收藏發展迅速,成為大眾藏家追逐熱點。尤其是古錢幣收藏,更為火熱。 稀有古錢幣的身價“高貴”,不僅在收藏界是寵兒,在拍賣會上也備受矚目。如2007年嘉德拍賣的“袁像飛龍金幣”,以220萬元成交,刷新了國內古幣拍賣紀錄。 玄鷹表示,“古錢幣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且存世數量有限,從長遠來看其收藏價值要遠遠高於現代紙幣。如‘先秦’、‘明清’等時期的古錢幣,如今在市場上的價格是水漲船高。”但他同時指出,目前有些古錢幣的價格與它本身具有的價值,存在壹定差距,因此升值潛力很大。 據玄鷹介紹,決定古錢幣收藏價值的主要因素有三:首先是稀有性。如漢朝五代的銖錢,沿用了幾個朝代,存世量大,所以不值錢。其次是品相。即要保存完好,能夠清晰辨識出錢幣的紋理圖案。第三是錢幣本身的設計要美觀。如貨幣的外形及幣面上的書法藝術等也直接決定著古幣的價值。另外,留存未經發行的樣幣,可能僅此壹枚,既有時代特征,又品相較好,收藏價值就非常大。 由於古幣種類數量繁多,且歷史久遠,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仿品。因此,玄鷹建議,初藏者壹定要多看實物,多比較,多讀專業書籍,多和有經驗的藏家交流。先從常見的普通錢幣入手,再去涉獵稀有珍品;先收藏易成套的品種,再收藏其他品種,千萬不要以為“年代越久越值得收藏”。
上一篇:匠人工坊的花紋鋼刀下一篇: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手抄報怎麽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