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是: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快雪時晴帖、富春山居圖、北宋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散氏盤、溪山行旅圖、祭侄文稿、黃州寒食貼。

1、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高9.1厘米,寬5.07厘米,長18.7厘米,它是由壹塊壹半灰白、壹半翠綠的玉石雕刻而成,工匠把綠色的部位雕成菜葉,灰白的部位雕成菜幫。在綠色最濃之處還攀爬著兩只小憩的螽斯蟲,俗名“紡織娘”或“蟈蟈兒”。

2、肉形石

肉形石是壹塊瑪瑙石。瑪瑙類礦物在大自然中,由於經過漫長歲月的累積,在不同的時間點,雜質影響乃至生成的顏色不同,呈現壹層壹層不同的色澤。制作此件肉形石的工匠,將原來質感豐富的石材加工琢磨,並將表面的石皮染色。

3、毛公鼎

毛公鼎毛公鼎毛公鼎為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器物,清道光末年於陜西岐山出土。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圓腹,整個造型渾厚而凝重,飾紋也十分簡潔有力、古雅樸素,標誌著西周晚期,青銅器已經從濃重的神秘色彩中擺脫出來。

4、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傳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紙本墨跡,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快雪時晴帖》***全文四行,二十八字。它是作為壹封信劄寫就的,其內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時以愉快心情對親朋友人的問候。

5、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為其師弟鄭樗(無用師)於1350年所繪的紙本水墨畫。畫的是浙江富春山兩岸初秋景色,筆墨蒼簡清潤,體現了黃公望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其作山水畫所倡導的去邪、甜、俗、賴的高標畫風在此畫中做出了完美詮釋。

6、北宋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

北宋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又名北宋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為北宋宮廷禦用瓷器,高6.9cm,橫23cm,縱16.4cm,口徑23cm,重670g。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是壹種種植水仙用的器具,也可作裝飾品。

7、散氏盤

散氏盤又稱夨人盤,西周晚期青銅器,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散氏盤圓形,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十九行、三百五十七字,所述是西周後期厲王時期的壹篇土地轉讓契約,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

8、溪山行旅圖

《溪山行旅圖》是範寬山水畫的代表作,絹本,墨筆畫,縱206.5厘米,寬103.3厘米。該畫作描繪的是典型的北國景色,站在畫軸前,只覺得大山壓頂,咄咄逼人,令人仿佛身臨其境。

9、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稱為《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它是顏真卿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二十三行,二百三十四字。顏真卿命人到河北尋訪季明的首骨攜歸,歸葬時僅存頭顱。援筆作文之際,悲憤交加,情不自禁,壹氣呵成此稿。

10、黃州寒食貼

《寒食帖》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是蘇軾撰詩並書,墨跡素箋本,橫34.2厘米,縱18.9厘米,行書十七行,壹百二十九字,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臺北故宮博物院

  • 上一篇:6000年前人類是如何烹飪和紡織紗線的?
  • 下一篇:周傑倫把神車AE86送給王俊凱!這車現在的價值高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